据测算,在11月份12.9%的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2个百分点,比上月减少0.6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1.7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2.5%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涨3.3%转为下降0.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郭丽岩表示,随着国家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效果显现,11月份煤炭、钢材、铝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带动煤炭开采、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价格环比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三项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6个百分点。考虑到价格传导有一定滞后性,相关工业品价格下降还会进一步显现。
“本月PPI同比上涨12.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为今年6月以来涨幅首次回落;PPI环比持平,为去年6月以来首次环比未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新涨价因素仍然较强,PPI同比涨幅回落主要来自于翘尾因素。结构上,随着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的持续实施,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已经基本得到遏制,上游行业生产价格上涨的动力有所减弱,价格向下游传导有所较快。
全年物价目标将顺利实现
在周茂华看来,11月物价趋势表现理想,CPI同比整体温和,PPI同比呈现降温迹象,“剪刀差”缩窄。目前国内物价结构性特征仍然明显,从上下游价格趋势看,预计后续“剪刀差”将延续缩窄态势。
郭丽岩表示,展望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蔬菜、猪肉等鲜活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产销衔接畅通,居民消费领域商品和服务供给总体充裕,CPI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全年物价预期目标能够顺利实现。随着各项保供稳价措施逐步落地,多数工业品价格可能趋于回落,预计后期PPI涨幅有望总体延续回落态势。
“下一阶段,随着基数上升和保供稳价政策实施,预计PPI将继续回落,CPI受基数影响、食品价格和价格传导的影响较大,未来走势需进一步观察确认,但目前看仍处于温和可控区间,不对货币政策构成较大掣肘。”温彬表示。
温彬建议,宏观政策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应对好输入性通胀压力,大力激发强大的国内市场潜能,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做好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等目标之间的平衡协调。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