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常识
通讯
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自豪之感。
3.重点字词
凛冽(lǐn liè) 默契(qì) 殚(dān)精竭(jié)虑 镌(juān)刻 桅(wéi)杆 娴(xián)熟
02
第二单元
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文学常识
“钟声”,“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署名,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 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文章思想内容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文揭露了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汲取历史的教训,唤起全民族、全人类对和平的向往、追求和坚守。
3.重点字词
佑(yòu) 国殇(shāng) 初衷(zhōng) 惨绝人寰(huán) 杀戮(lù)
篡改(cuàn) 呓语(yì) 振聋发聩(kuì) 遁形(dùn) 矢志(shǐ)
第6课《藤野先生》
1.文学常识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净胜。
本文线索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爱国情
3.重点字词
畸(jī)形 不逊(xùn) 绯(fēi)红 发髻(jì) 芦荟(lú huì) 驿(yì)站
教诲(huì) 芋梗(yù gěng)汤 杳(yǎo)无消息 油光可鉴(jiàn)
抑扬(yì yáng)顿挫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