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城市本无虎,传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多误解为团结合作 力量大。
误例:1.在最困难的 3 号巷道,几名共产党员齐心协力,三人 成虎,终于排空了积水。2.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 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赏心悦目】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误例:节日的北京,绿草茵茵,鲜花处处,真是美不胜收、赏 心悦目。 【深居简出】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不能理解为“简简单 单出门”。 误例:看妈妈出个门还打扮半天,真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 挺不容易! 【莘莘学子】表示众多的学生,不能指具体一个或几个。如果 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几个”等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 误。 误例:1.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2.每一位莘 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3.教室里坐着几个莘莘学子 【身临其境】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误例: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 不会对我那样求全责备了。 【生灵涂炭】形容广大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易用成“人 民生灵涂炭”,造成语义重复。 误例: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 或变化”。
误例: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始作俑者】贬义词,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 风气的创始人。常被误解为中性词,当“第一个做某事的人” 的意思来用。 误例:1.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 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 中。2.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 有一定的地位。 【事倍功半】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事半功倍 意思相反。 误例: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 可以事倍功半。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相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 理。 误例:最后一道题看起来似乎无从下手,不过还好,时间宽裕, 我决心弄个水落石出。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常被误解为“首 先、第一个”。 误例: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 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2. 洪 峰即将到来,迅速转移泄洪区所有群众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首屈一指】数第一。【屈指可数】为数不多。两个成语易误 用。
误例:若论外事办的英语水平,王力可是屈指可数啊。 【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瞻前顾后。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 一致。
误例:对于笔记本电脑中为何使用台式机 CPU 的问题,制造商先是说是历史问题,而今又改口说是消费者买了“水货”,这 种首鼠两端的做法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不足为奇。是不及物动词, 可以说“对......司空见惯”,后面不能直接带宾语,否则会造成 语法错误。 误例: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两词经 常被混用。 误例:两个持枪歹徒冲进耶鲁大学校园,向往来师生疯狂扫射 制造了又一起耸人听闻的血案。 【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 做,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多用作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 相庆贺。 误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 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叹为观止】赞叹所见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主语是人。 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误例:世贸大楼废址已成为纽约新的旅游景点,断壁残垣,触 目惊心,叹为观止。 【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误例:如果两家对过去的事念念不忘,你攻我伐,投桃报李 冤冤相报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呢?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形 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常被误用为 指人们都待在家里,巷子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