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成绩就没有好大学供选择,只剩下高昂学费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甚至“野鸡大学”的选项。
四年后,花了家里不少血汗钱的的毕业生发现,自己读的是根本不入流的大学,花了四年的青春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对于本来就家徒四壁的农村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都说高考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脱贫之路,但在王盼和万超身上完全没有实现。
高考、报考大学、找工作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决定人生方向的因素,任一个环节没做好,就会导致人生全局的波动,影响走势,是往上走越来越好,还是向下走越来越差。
在这三个关键环节,哪些环节能补救呢?
首先,高考的分数受到平时自己学习能力和临场发挥的影响,这个受到固定的能力水平制约,除非遇到重大失误,如答题卡填错或者遗漏题目未答,大体上不会波动太大,基本是定局。
找工作在当今普遍是网投网申的环境下,用人单位用机器初筛的机制,好的学历就是个敲门砖,个人能力再强,是否能进入第二轮的筛选,毕业院校很重要。
因此填报志愿就是对每个人未来影响最大的变量因素。
志愿填的好不好,能对人生走向影响很大,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在填报志愿上,很多城市家庭,不光本身资讯发达,网络畅通的天然优势外,这些学生的父母,作为本身能在大城市立足的奋斗者,他们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也是个加分项,能够给子女填报志愿时提供不少避坑的建议。
而对于网络不通,信息闭塞的农村家庭,首先资讯的落后,他们无法了解一些学校的本质、一些专业的真实情况,其次,他们世面不多,对子女的填报志愿无法提供什么建设性意见。
这也是纪录片里王老师不愿意再昧着良心忽悠农村家庭的原因。
这些年我们都爱听“屌丝逆袭”的故事,总能够让我们热血沸腾,打鸡血般对生活仍燃起斗志和希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逆袭”的总是少数人,且那少数人能逆袭,也是1分才能 1分勤奋 98分的运气。
而更多的大多数寒门学子因学业不佳,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上学,大多数或辍学回乡务农,或成为城市辛苦贩卖劳动力的蚁族一员。
四年后的王盼也许是下一个“万超”,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而她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自救?
03
面对困境,王盼们该怎么自救?
在当今时代,大学还是不是摆脱贫困的出路?
答案是肯定的。“知识改变命运”不管在过去,在将来,都是最颠扑不破的真理。
只是这个“大学”是真材实料的学校还是被黑心的老板包装过的摇钱树,填志愿时要睁大眼睛(多查),耳听八方(打听)才能避开陷阱。
既然填报志愿很关键,防止被“野鸡大学”忽悠,最权威的信息渠道是全国高等学校查询。

从官方途径获取学校资讯信息是不上当受骗的关键一步。
其次,利用网络的资源,找到靠谱的信息,比如相应学校的论坛或者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帖子也是了解真实情况的好方法。
但最根本的是大学四年的行动!
不管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自己是否喜欢,王盼们在四年的时间里用知识、技能充实自己,比如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旁听或者双学位等培养计划,找到自己擅长、喜欢的领域/学科,并深耕积累经验。
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多参加社会实习,在实践中学习新技能,比如最基本的办公软件技巧精进下,才不会成为下一个“万超”,陷入在人才市场上被挑选,在实习单位被嫌弃的局面。
资本永远是逐利的,在纪录片的最后,王老师所在的软件培训学校倒闭,不是因为没学生做不下去,而是老板抽调资金做其他来钱更快的学校。这意味着,在当今有需求的地方,永远有巨大的商机吸引着贪婪的商人去铤而走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