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开国大典》
2、肃静宣读热烈
3、时间奏国歌毛主席
十、如果你站在天安门广场上观看升旗仪式,你会想到些什么?试着写一写。
考点提示
一、课文选自《毛泽东文集》
二、整体把握
1、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2、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3、在记叙开国大典开始前的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4、典礼临近开始,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无比拥戴,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5、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两个句子,表现了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的话,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自豪的感情。
三、问题探究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主要写了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场面。
2、揣摩下列语句,感受开国大典现场的氛围。
(1)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
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描写了天安门城楼宫灯高挂,红旗招展的景象,突出红色色调,渲染出大典热烈、喜庆的气氛。
(2)到了正年,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人潮涌动、红旗翻动的场面,表现出大典的盛况。
(3)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飖拂的声音,到后来,每声地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全场的肃静与炮声、旗帜飘拂声,以及炮响过后的掌声构成动静的变化,表现了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
(4)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群众把嗓子喊哑、手掌拍麻与还不能表达尽内心的情感构成反差,突出了群众热清、自豪、喜悦的情感,也渲染了阅兵式雄壮激昂的氛围。
同步练习2
第一课时
一、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 飘拂(fú fó)
差不多(chā chà) 直奔(bēn bèn)
电钮(liǔ niǔ) 乘车(chén chéng)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è jù lí qí zhì zhèng wěi bào zhà
( ) ( ) ( ) ( ) ( )
tǎn kè huì jí dàn shēnɡ lán gān diǎn lǐ
( ) ( ) ( ) ( ) ( )
三、选词填空。
宣告 宣布 宣传 宣读
1.毛主席庄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