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君子既能融入大环境,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特见解,而小人则只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并不是真正的和谐贯通。

(君子第一要义:坦荡)
以上便是《论语》给出的君子与小人的十大区别。也就是说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心胸宽广;第二,重义轻利;第三,坚持理想;第四,大公无私;第五,明辨善恶;第六,不骄不躁;第七,心存敬畏;第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九,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第十,保持思想独立,不可随波逐流。
以上十条,只要有一条做不到,就不能称作真正的君子,但若要全部做到,又谈何容易?你我凡人,要么“长戚戚”、要么“喻于利”、要么“比而不周”、要么“同而不和”,要么“骄而不泰”,要么没有是非观念,要么没有敬畏之心,要么难当大任,要么人云亦云,要么遇到困难就退缩,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就会沦为孔子口中的小人。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成为君子这件事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