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又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比如说我现在就在一个4000K的暖黄色的光线的咖啡厅里面跟小姐姐约会呢,我现在拍照,我如果打个“自动白平衡”的话,那相机把这个房间拍成了白色岂不是就很没有感觉?所以这个时候你调在“自动白平衡”档位下,还要再选一个选项,叫做“保留暖色”或者是类似的一个词汇。大概意思就是说相机基本上都是冲着标准去校准“白平衡”,不想让画面偏色,但是如果你这是个暖色房间,它看情况给你留一点暖色,不至于就惨白惨白的。所以“自动白平衡”+“保留暖色”这两个选项都勾选起来,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个参数设置。
所以通过今天早自习,我们至少学到了三点:
第一点是“色温”是用来描述光线偏暖或偏冷,偏蓝或偏橙的这么一种单位,是环境决定的,是不能调的。我们能调的只是相机的“白平衡”,而“白平衡”是用来抵消“色温”的影响的。
第二点我们学到的是我们除了“自动白平衡”以外,通常也会用一点什么“手动白平衡”的小伎俩,让“白平衡”参数偏离环境“色温”,从而制造某一些偏橙或偏蓝的色彩的氛围。
第三点是我们知道了在“自动平衡”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勾选“保留暖色”选项,让这个相机在暖色的房间里面拍出依然有一点暖的这么一种画面效果来。
好,最后给一个小贴士。如果你使用的是RAW格式拍照,因为RAW格式它的意思就是保留相机看到的一切色彩信息,所以其实你用RAW格式拍照的时候,“白平衡”选什么都无所谓,反正你在后期处理中都可以调,而且这个几乎是在后期处理中调照片时没有画质损失的唯一的调整项。所以在“白平衡”这个问题上,你是真的可以在前期拍摄的时候不管不顾,反正在后期处理中可以调的。但其它的后期就不一定能做到,或者是做到的话也会有很大的画质损失。所以从这一点上又再次印证了我们的观点,就是平时使用RAW格式拍照时,其实你用“自动白平衡”就可以了,这个参数就不再需要怎么去动了。除非是在一些极端的条件下,这里我卖个关子不说了,你们可以在底部留言区来谈谈看: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手动白平衡”拍照反而会更方便一些?
好,今天我们就先聊这么多。在今天文末的“了解更多”里我就放一个特别适合初学者的课程,叫《叶梓的摄影入门课》,在课程里,我几乎是手把手的在屏幕里面教你用好相机,教你拍出漂亮的照片,适合所有想学习摄影的同学们,目前课程正在优惠活动中,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559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