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从小是“别人家孩子”的康辉,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顺利的进入了央视工作,2006年起,出任《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
在大学里遇见了自己的一生挚爱,两人在经历了八年的爱情长跑之后结了婚。康辉和妻子都想以事业为重。于是两人做了一个决定——丁克。
这个决定虽然遭到家里人的反对,毕竟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康辉父母去世后,康辉曾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谈到:他们走之前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见到孙子。这让康辉第一次后悔丁克,觉得这是一个自私的决定。
在康辉为母亲写的《不是祭文的祭文》这篇文章中,坦言道:“如果能重来,我想我一定会早早遂她的愿。”
时间无法倒流,1971年出生的康辉,现在已经是50岁了。再想要小孩辉受到身体上的一定限制。
丁克是社会化的结果
已有研究认为,阻碍人们生育意愿实现的因素包括:
一是,结构性因素,如经济压力、住房紧张、教育给女性的赋权等;
二是,人口学因素,如晚婚晚育导致生育意愿下降和不孕不育概率增大;
三是,生理和心理因素,如工作经历和以往生育经历可能抑制个人再生育意愿。
生命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可以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不违背道德人伦。
只不过,如果选择了生孩子,那就要承担起责任,妈妈生小孩怀胎10月不容易,小孩生出来到成年18岁,养大教育好小孩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那些选择生小孩的,和选择丁克的家庭一样,也要慎重决定。
选择丁克的一类人,也不要因为年轻时的决定,到了年老时再追悔莫及,毕竟有些事情,一旦错过了,就真的再也无法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