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张大巴掌”的,力气很大,想教训一下州官。就谎称家里炖了“龙凤肉“,邀请州官去吃,州官毫不客气地带着人去了。到了那里,发现肉没熟,州官质问“张大巴掌”。
结果张大巴掌给他一顿臭骂:“你们把老百姓吃得好苦哇! 这回算跑不了啦! 今天让你们尝尝我的巴掌吧! ”

张大巴掌的媳妇说,“就把他们打在墙上,死后看着老百姓吃好东西!”张大巴掌真的就把他们打到灶旁上的墙上了。
有人提议把他们的画下来,每家都贴上一张,看到家家户户的好东西,就让他馋吧!
皇上知道后很生气,但也很无奈,只好贴告示说:州官两口子是皇上的“御膳厨子”,侍候皇上有功,死后封他们为灶王爷、灶王奶,家家户户画上灶王像,贴在灶旁墙上, 以流芳千古。

给孩子讲讲小年的习俗
1、祭灶王、吃糖瓜
“二十三,灶上天”。过小年这一天,有一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习俗是送灶王爷。灶王爷画像,从除夕一直贴到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要送灶王爷上西天。
做法就是将灶王爷画像烧掉,为了让灶王爷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就用麦芽糖封他的嘴,用酒收买他的心。
“二十三,糖瓜粘”就是这么来的,后来演化成了吃糖的习俗,现在仍然保留,但是不会再去粘灶王爷的嘴巴了。

2、备年货
小年后再有一周过年,时间很紧张,要忙着备年货,再不买就怕来不及了。如果有条件,最好带上孩子一起去,预热一下过年气氛。
我们这里一般会买瓜子、花生、坚果、糖果、水果干等零食,以备大年初一拜年,和之后亲戚来串门的时候使用。
也会买一些年夜饭、伺候亲友的食物,像各种牛羊肉、腊肉、熏肉等等,过年一般都要吃得丰盛一些。
还会买一些走亲访友的年货,像烧饼、牛奶、点心、酒水等等,就等着过了初一去串门。

3、理头发
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小孩子正月里不理发,说是会对舅舅不利。直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能理发。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大家都讲究这个。所以,年前理发非常重要。
要是理发太早,怕坚持不到二月二。理发太晚,理发店关门,或者人太多、价格上涨。在腊月二十三理发,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

4、吃饺子
在我们北方,过小年也是吃饺子。饺子在过去被认为是最珍贵的食物,有肉、有菜、有面,营养丰富,平时都不能吃。饺子的形状又像元宝,更加显得寓意深刻。
虽然是老生常谈的食物,离了它就像没过节一样。约定俗成的东西就是这样,也许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在作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