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焦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8月17日,在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召开时,总书记再次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当前,复旦大学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扎实开展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充分认识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学习党史国史提高到事关全局的重要地位,强调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去年11月,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今年1月,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一定要坚持把握主线,理论武装到位,把学习“四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贯通起来,进一步推动高校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通过学习“四史”,认识历史、把握现实、辨明方向,对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有助于高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回到本源起点,站在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脉络上,对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看得更清楚,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想得更明白。要把学习“四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牢记建设教育强国使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更好地为国效力、为党分忧,在干事创业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需求。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学好“四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才能更好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定执行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自觉行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推动力、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力,才能在对伟大历史的学习思考中接续奋斗、走向未来,才能不断交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前列的合格答卷。
在学思践悟中扎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
以史为鉴、以史为师,目的是数往知来、行稳致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关键是要突出“实”的要求,贯通学思践悟,做到奋发有为,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
把“学”与“思”统一起来。学习“四史”,关键是问道、明道、弘道,努力把握历史规律和发展大势;从中共党史筚路蓝缕的艰辛,更清晰认识信仰与忠诚的力量——信仰如火,永不熄灭。从“四史”中,更加深刻认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领导全国人民根本扭转中华民族命运、实现三大飞跃、走向繁荣富强。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要注重引导全体师生党员深入思考并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把对“四史”学习的厚度转化为对新思想感悟的深度,不断增强“四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