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宝宝腹泻
1.伤食腹泻:宝宝吃多了会腹泻,也不用止泻,拉出去就好了。
2.脾虚腹泻:精神不足,喜欢趴睡,常有大便不成形,便溏,一天好几次,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也可以用干怀山药煮水喝,平时用小米山药粥调理,小米粥粥油可以调理腹泻又可以调理便秘。
3.宝宝肠胃调整腹泻:宝宝胃肠比较娇嫩,吃从未吃过的食物时可以会腹泻,不要紧张,这是一个适应过程。比如断奶加辅食后,会有腹泻。尽量不要给宝宝吃稀奇古怪的食物。
4.湿热腹泻:湿热导致的,可以用绿豆汤加小米山药粥调理,绿豆汤清热利湿,小米山药粥健脾止泻。
5.受寒腹泻:吃了寒凉的水果,饮料等引起腹泻,腹痛不适,大便水样等,可选用中成药霍香正气丸,不适合吃药的,可以把这个丸塞进肚脐里。还可以选用中医外治艾灸神阙穴(即肚脐)一天两次,一次15-20分钟。
6.痢疾腹泻:里急后重,肚子很痛,拉了还痛,便脓血,这是严重湿热导致的,可以选用中成药加味香连丸。
六、宝宝免疫力低下,容易病毒感染,怎么办?
1.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肠道病毒感染,中医看多因小儿脾虚积食内热加夏天寒湿或湿气一起,形成肠胃的湿热环境(病毒最喜欢的环境)导致病毒感染,繁殖复制等,可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及复方鱼腥草颗粒等,也可以喝三豆香菜根饮。临床上轮状病毒也属于湿热导致的。调理方法同上。
2.小儿麻疹,麻疹初期一定要宣发出来,可以用银翘解毒丸。麻疹后期,高烧不退可以用牛黄清心丸。
3.小儿腮腺炎发病率也很高,可以用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板蓝根口服液。
七、免疫力低下,体质弱容易反复出汗,感冒等。(明显感冒咳嗽时不用)
1.容易感冒,自汗多汗,怕风,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可选用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玉屏风口服液
2.脾胃虚弱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汗盗汗,发育迟缓,身高偏低等,可以服用龙牡壮骨颗粒。(明显积食内热体质不用)
八、小儿其他杂症用药。
1.宝宝经常尿床,中医称为小儿遗尿通常属于肾气不固,有两个药可以选用,一是缩泉丸,一就是鸡内金散。
2.宝宝得了鹅口疮,可选用小儿导赤丸。
3.宝宝肚子有虫,可服用使君子丸/塔小糖。
4.宝宝有急性紫癜,可选用中成药连翘败毒丸。
5.宝宝晚上哭闹不愿意睡觉,属于心火太旺问题,可用小儿导赤丸。有积食情况加鸡内金散。
6.宝宝有多动症,好动,活跃等,正确引导就可。用药可选用杞菊地黄丸。
7.宝宝发育比别家的孩子慢,常有手足心热(不是积食原因的),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8.新生儿黄疸(多为湿热),可选用中成药茵陈栀黄口服液,也可用黄连甘草煮水服用。
9.小儿反复腹痛,B超检查:肠系膜淋巴结炎或肿大,中医看多为虚寒为主,可选用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口服液(用无菌棉球蘸湿)用穴位空贴贴敷肚脐;也选用小建中颗粒(有肠道湿热先去再用);学会艾灸的可以神阙穴隔盐灸。同时如果有脾胃虚弱的情况,不喝牛奶,不吃生冷水果饮料等。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病情急发,复杂,服药后治疗效果不佳等请及时医院就诊,如有需要请在专业儿科医师的指导下操作使用。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海口中医儿科符齐敬符医生中医科学育儿,学习更多正确中医智慧育儿知识和育儿小妙招,用中医智慧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小儿常见病及疑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