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朱自清仍然参加新文化运动,并参加发起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以及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第一个诗刊:《诗》月刊。
1924年,朱自清为了生活,只得奔波于温州十中和宁波四中之间。当时是军阀混战时期,由于兵荒马乱的,妻子武钟谦担心,就带着家人来到温州。
直到1925年8月,朱自清进入新华大学任教,此时他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生活这才稳定了下来。
武钟谦和朱自清共生有6个孩子。
但在1928年年底,武钟谦生第六个孩子的时候,由于她常年的劳累过度,所以身体越来越不好,但她为了不影响丈夫朱自清工作,仍然瞒着丈夫坚持劳动。
时间久了,朱自清发现妻子武钟谦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就带她去医院检查,一经检查,结果查出了她肺部受损,医生劝他好好休息,但他却放不下几个孩子,结果一拖再拖,病情变的越来越严重。
到了1929年10月的时候,武钟谦的病更加严重了,只得带着孩子回扬州。而在她将要离开,在和朱自清分别之时,她悲伤的说:“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
结果,没想到还真让武钟谦说中了。
武钟谦回扬州后不久,也就是于1929年11月26日,她丢下了丈夫和孩子,离开了人世。当时她才31岁。朱自清得知妻子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
武钟谦和朱自清结婚十二年,但她们夫妻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却不到五年,期间虽然聚少离多,虽然生活艰难,但她总未有过怨言。
她心里惦记的除了孩子,就是心爱的丈夫朱自清。她在朱自清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丈夫。所以,朱自清对妻子武钟谦,是有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意的。
武钟谦共生六个孩子,但其中一个孩子却夭折了。 她去世后,留给了朱自清5个孩子,其中最大的才10岁,而最小的女儿还不到4岁。
妻子武钟谦去世后,朱自清白天去学校授课,晚上回到家中要照顾孩子吃喝拉撒,所以每天还是非常辛苦的。
本来朱自清就出身于官宦家庭,后来虽然家道中落,但他却一直在外求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他就不擅长做家务。以至于很难应付家中的一切。
后来,朱自清的朋友们见他生活不易,所以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名叫陈竹隐。
陈竹隐,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她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有12个,她排行最小。1920年,在陈竹隐16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因病去世,不久,她的父亲因悲伤过度也离开了人世。
父母先后去世,让陈竹隐明白,以后的路,需要靠自己打拼,于是她就离家求学,并成功的考入四川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陈竹隐从四川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几经辗转,陈竹隐去到北平,考入北平艺术学院。
期间,陈竹隐不仅学习细笔画,师从齐白石、寿石公等名人,而且还在浦西园那里学习昆曲。
浦西园对陈竹隐非常关心和爱护。随着陈竹隐的年龄一年一年的大了,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浦西园就开始关心她的终身大事。
此时,浦西园想为陈竹隐找一位丈夫,朱自清的朋友想为朱自清找一位妻子。而由于浦西园常去清华大学讲授昆曲,所以就和清华大学的一些教授很熟悉。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自清的朋友叶公超就向浦西园介绍了朱自清。
不久,浦西园就带着陈竹隐,叶公超则带着朱自清,让他们两人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