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 族
传统节日:姓氏节、侗年、冬节、花炮节等
特色介绍:花炮节——各地时间不同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彝 族
传统节日: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
特色介绍:“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蒙古族
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马奶节、燃灯节、火日、祭敖包、麦德尔节、点灯节、塔克勒干节。
特色介绍:“那达慕”——每年七、八月
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彩旗飘扬,人欢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回 族
传统节日: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特色介绍:开斋节——伊斯兰教历九月
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就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子巷道,男女老少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傣 族
传统节日:泼水节、入夏节、出夏节
特色介绍:泼水节——傣历六、七月
节日的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原俗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全寨妇女为佛像泼水“洗尘”。然后青年男女泼水为戏,认为这样可以消灾除病。下午举行“丢包”,青年男女借以求爱的一种活动。在节日里,还举行公众放高升、赛龙船活动。解放后,破除了陈规陋习,增加了健康的内容,如第一天开欢庆大会,各族军民同贺傣历佳节,会后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次日各村寨举行欢快的泼水活动,第三日赶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