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记录时代变迁,用影像见证历史瞬间。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阿右旗的广播电视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跨越。一座座电视发射塔,一条条信号传输光缆,构筑起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
王永会是阿右旗微波站的退休职工,从事广播电视技术工作33年,亲眼见证了阿右旗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谈起当年在基层微波站工作的经历,他感慨不已。
阿右旗广播电视发射台退休职工 王永会
过去的模拟微波传来的信号都是有雪花点,现在的微波就都是数字微波,所以清晰度确实比过去提高了不少。
上世纪80年代初,阿右旗在巴丹吉林镇建起首座电视差转台,只转播甘肃电视台的一套节目,信号质量较差,要架设很高的电视接收天线,遇到风雨天电视上就是一片雪花。
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微波线路开通,镇区居民可以收看中央电视台一套和内蒙古蒙、汉语电视节目,而且微波站沿线一些苏木镇也可以收看到电视节目。上世纪90年代开通的有线电视,让阿右旗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近年来,随着 “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户户通工程”、“内蒙古微波改造工程”、“内蒙古固边工程”等一系列广播电视工程的实施,让阿右旗广播电视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无线、有线、卫星接收相互补充,遍布城乡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
如今,阿右旗城乡居民收看的广播电视节目已从过去的一两套增加到现在的数十套节目,画面质量更高、内容更加丰富。特别是在广大农牧区,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目前,阿右旗七个苏木镇、40个嘎查已经全部通到了微波信号,广大农牧民能够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
阿右旗广播电视发射台台长 希尼扣
现基本形成了无线、有线、卫星接收看相互补充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我台为农牧民安装了3000多台户户通设备、能够接收到65套节目、地面台站发射的信号有中央、自治区、盟旗节目22套标清和2套高清。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居民家中的电视机也从最初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到24英寸的彩色彩色电视机,再到如今的液晶大屏幕电视。电视节目内容也从最初只能看一个台到几十个台到现在的上百台,画质越来越清晰,用户还可以个性化的选择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
阿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 永荣
地面数字信号覆盖了全旗,一共16个发射基站,农牧民接收到了中央、自治区、盟以及旗县的电视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