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部人士,我这儿有全配方单(不是成分表),所以对配方还是要比其他人熟悉那么一点儿。
这里面用的两个核心表面活性剂还真是日本原料厂商提供的,一个是著名的味之素(大部分市面上高端的氨基酸表活来自他们家)的AMILITE GCS-12K,也就是椰油酰甘氨酸钾,另一个是日本川研的SOFTAZOLINE LHL-SF,也叫做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
椰油酰甘氨酸钾虽然是个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不过清洁能力不算太弱,属于中等,起泡能力也不错,性能还是比较平衡的。
选择这个表活的原因还是想兼顾一定的清洁能力(一般的防晒和淡妆问题不大),毕竟日本的妹子们皂基用得太多,很喜欢洗得特别干净的感觉。
而另一个表活月桂酰两性基乙酸钠呢,虽然不是氨基酸类型的,但也不是皂基,属于两性表面活性剂,温和性比较高,从另一家供应商的资料看,刺激性真的很低,而且起泡能力强,适合做洁面泡泡类型的产品。
一般来说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决定了洗面奶80%-90%的特点,所以这两个表面活性剂组合在一起的洗面奶,基本上不用试就知道,它是一款比较温和但是又有一定清洁能力的产品,除了极敏感皮肤以外,适合大部分肌肤。
那么剩下的成分呢?
实际上为了达到更好的保湿效果,这款洗面奶里面的多元醇的含量还是比较高的(大于10%),所以洗完以后,残留的多元醇能让你感觉到一点点保湿作用在里面。
之前在美丽修行看到个好玩的评论,有人说这里面有硬脂酸、棕榈酸和氢氧化钾,肯定是个皂基,为什么拿氨基酸的噱头来骗人,我看到以后只能心里微微一笑:同学,你对配方懂得太少。
你知道里面的硬脂酸含量是多少,氢氧化钾含量又是多少?
加起来不超过0.5%。
就这点量,是做不出皂基洗面奶的,至少要超过15%,才勉强是个皂基洗面奶好吗?
这里面添加的硬脂酸和棕榈酸,都是作为滋润皮脂的成分(硬脂酸和棕榈酸是皮脂的一部分),而氢氧化钾,则是最最普通的pH调节剂罢了。另外,整个配方pH在7左右,皂基洗面奶则要在9~10之间。
由于这个产品是起泡泵的包装,所以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基本上1~2泵就可以了,我看有一小部分人反应洗完以后有点紧绷,估摸着是喜欢玩泡泡,挤的太多了,那清洁能力肯定就强了啊。
泡泡这玩意儿,真是为了消费者的奇怪癖好才故意搞出来的。
你要说这产品有啥不足之处呢?
其实也是有的,香精方面似乎评价一般(日本人的审美?),而防腐剂也不算是温和的一类,还好是洗面奶,和皮肤接触时间不长。
总之,多芬这款洗面奶还算价廉物美,可以值得用一下。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芙丽芳丝,无限回购
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皮肤类型,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洗面奶。判断皮肤类型有以下方法(仅供参考):彻底清洁皮肤后,先不涂任何护肤品,1-2小时候,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状态,如果全脸出油严重-油性皮肤;如果全脸都很干并有紧绷感-干性皮肤;如果T区稍微出油,但脸颊有紧绷感-混合型皮肤。我的皮肤属于混合型,脸颊偏干,但是T区出油严重,额头有时候会有粉刺,所以用一般的洁面产品可以不能满足我的去油需求。曾经因为判断错误自己的皮肤类型(以为自己是油性皮肤,疯狂的买去油的产品)在选择洗面奶这条路上也走了不少弯路,导致有的洗面奶并不适合自己,过度使用强去油的洗面奶之后,造成脸颊的屏障受到破坏,所以就会更干,需要强补水。所以朋友们一定要先判断好自己的皮肤类型再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