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会有人起哄啥的,目的嘛,就是约了大家,一块出去和搅,算是解解压吧。
一般和搅的结果,就是办公室七八个人,一块去吃个饭。
象我们在单位上班的人,工资多与少,说真得,差别不大。
再说,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当然,是AA制。
如果是午饭,一个人差不多20多块钱或者30就打住了,但是,如果是晚饭的话,一个人平均下来,差不多就得50块钱。
每次付帐的时候,先把服务员叫过来,算总帐,然后,大家一除以人数,就现场兑钱。
那几年,我去过的部门最多。
所以,无数次的经历那种相同的场景,但是,对我而言,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人,跟我借钱。
还有一次,也挺奇葩的。
象我们小县城,周末生活没那么丰富。
我们女的,周末一般没啥应酬的,到了下班时间,都纷纷要直接回父母家。
当时,有个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女同事,问我借八块钱。
后来,为这事,我想了许久。
原因是我想不通,为啥不是九块,或者是个整数10块。
她借钱的理由,很好解释。
我想了,肯定是她身上没带钱,大概想到去父母家的路上,计划着买一点点菜啥的,而那点菜,大概就是这个数。
但是,至于为啥精确到数字“八”的原因,想得我头痛万分。
最后,思忖了几年,终于想通了:这多出来,一块两块的,万一花出去了呢。
所以,虽然是借钱,都不给放纵自己的机会。
其实,现在看来,她们也不是没钱,只是形成的一种消费习惯而已。
通常,一发工资,她们就赶紧把钱存起来。
家里留些生活费,但身上一般是不带钱的。
这点,跟我父母的习惯一样,从观念上,就觉得,这样做,就是克制住自己,因为,没带就暗示着,自己是不能,也绝不应该花钱,哪怕,是一块钱。
而且,她们相当相信积蓄的力量,积少成多,积一块钱成就财富。
比如,那个问我借八块钱的女同事,据说,前两年的时候,去省城买车的时候,一下就拿出30多万买了辆新车,眼睛眨都不眨。
这类型的女人着装,除了单位发的工装之外,几乎可以说没啥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