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烟树古画
因为元大都城墙是夯土建造的,没有外砌城砖,明朝后都城南移了几公里后,这里就废弃了,土墙上逐渐长出了树林,而这附近当时又是一块湿地,经常是云雾缭绕的;所以乾隆皇帝看了这里以后,就一口断定这就是蓟门烟树,土丘就是蓟丘,还作了诗,题了字,然后兴高采烈地走了,于是就有了前面这块碑,当年为了保护这块碑,还修了一座黄琉璃顶的亭子,俗称黄亭子,所以现在学院路旁边还有一个黄亭子村。

黄亭子·民国老照片
虽然乾隆皇帝这件事干的让人啼笑皆非,但是不得不说他的字写得还是相当不错的,能把现在某些书法家的丑书甩开十几条街。

蓟门烟树碑
那么北京到底有没有蓟门、蓟丘这个地方呢?
我们知道,历史上现在北京的地界内建立的第一座城就叫蓟城,但是严格来说,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史料可以明确认定蓟城的确切位置。公元6世纪初的《水经注》里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意思就是说,当年周武王册封尧帝的后人到蓟这个地方,现在的蓟城西北角有一个长满蓟草的小山包,城池也因此而得名。

金中都位置地图
根据《金史》的记载,当时在金中都最繁华的地段,有一个叫蓟门的地方,位于现在宣武门外的牛街附近,皇帝出行的时候,因为怕扰民,还经常从旁边绕路过去。
再之后关于蓟门和蓟丘的记载,基本上就都是当时文人的猜测和传说了,直到乾隆皇帝那次考古之旅后,蓟门和蓟丘终于有了官方指定的确切地点,还成为了官方认定的燕京八景之一。
本文视频链接如下:
乾隆的考古“成果”太荒唐,还题字立碑,反倒成了不灭的“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