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满清贵族女子之所以爱穿花盆鞋,除了视觉上显得婀娜多姿之外,身形看起来也会更加修长、端庄大方,更重要的是方便皇帝识别身分。(示意图/达志影像)
俗话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清朝嫔妃同样如此,有别于现代女性为了追求婀娜多姿的走路姿态,纷纷穿上高跟鞋,古代满清贵族女子则是穿上以木为底的「花盆鞋」,又称旗鞋,鞋底高5至15公分,最高的有25公分。
根据《搜狐网》报导,古代女子以小脚为美,因此出现了「三寸金莲」的陋习,尤其是汉朝女子裹小脚的风气最为盛行。清朝时期,满族女子没有裹小脚的习俗,但贵族妃嫔们都会穿上鞋身十分讲究的花盆鞋,其鞋底通常有两种形状,一种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则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形似马蹄、元宝。
除此之外,花盆鞋的鞋面也会进行刺绣,且鞋底四周镶有琉璃、珍珠、宝石等饰品缀成的花纹图案;木底上面还会钉一层布底,也称「千层底」。据悉,光是慈禧太后穿的一双珠履,四周便镶入了许多硕大珍珠,耗银70万两,鞋面刺绣五彩凤凰,且凤首昂起,走动时高贵娴雅,风韵非凡。
由于花盆鞋造型特殊,女子走路时双臂前后摆动幅度较大,视觉上除了显得婀娜多姿之外,身形看起来也会更加修长、端庄大方;最重要的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有时候连人都记不住,而花盆鞋上的各种刺绣、雕刻,甚至是串珠等饰品,会根据身份等级而制定,皇帝只要看一眼鞋子,就能快速的反应过来,象是元宝底的花盆鞋只有皇后、皇贵妃等位高权重的人才有机会穿上。

花盆鞋又称旗鞋,鞋底高5至15公分,最高的有25公分。(示意图/达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