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云旅游”先行者,途中几经生死考验,30岁转型线下,网友不干了
春暖花开,正是出游好时节,
而躺在手机备忘录里的旅行计划,却迟迟无法兑现。
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曾经令无数人心生向往的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幸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社畜们放飞自我,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比如,你只需随手关注一位自媒体旅行博主的账号,便能虽足不出户,而心早已越过千山万水,飞向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原,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旅行体验。
如今,旅行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超高分辨率、精心制作的视频令人眼花缭乱,由于迎合了受众“看世界”的迫切需要,许多行走在路上的旅行博主赚到了可观的收入,实现了自由职业的梦想。
而8年前孤身仗剑走天涯,靠自导自演纪录片成为知名旅行博主的况露,全网粉丝百万,最近,这个即将30岁的小伙子选择转型线下。
1
提起旅行,很多人都会自然联想到阳光,沙滩,舒适的酒店,或是惬意地坐在电脑前泡一杯香茶,欣赏屏幕上的锦绣山河。
但真实的旅行远非如此轻松易得,尤其对于况露这类不走寻常路的旅行者,磨励、伤痛甚至惊险往往与奇异的景致相伴相随。
曾经骑行西藏途中,为了节省百余元的住宿费用,年少轻狂的他和同伴夜行穿越海拔5700多米的卓玛拉山口,随后,夜间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夹杂着刺骨寒风的侵袭,让双脚几近失去知觉。
在前路未卜的时刻,他们只能凭借意志力坚持向前,心中默默做好迎接死神的准备,但当红日第一缕微光温暖脸庞,他还不忘打开相机,记录下重生的喜悦。
一次路过荒凉的山区,他答应帮朋友寻找上回过河时掉落的物品,因为不确定具体位置,翻来覆去找遍几片浅滩,仍就毫无所获,这时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摩托车又因进水、深陷流沙地而侧翻,他只能耐着性子将车上负载一件件卸下,才把摩托车推过河去,没有食物,被累得几乎虚脱,最后他依靠良好的户外经验,搭帐篷挨过一晚。
在况露的旅行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正如他解释因何为自己的纪录片取名《行疆》的意义:“这是个体在践行价值,追求理想过程中,能在自己原则范围内,去动用一切力所能及资源达成目标的奋不顾身、隐忍慎断!”
古人云:“性相近,习相远也”,不同的人生经历,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理想,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活法,对于很多习惯于依赖城市设施生活的宅男宅女来说,自然难以理解他如此拼命的动力所在。
2
况露的童年和大多数人一样,充满天马行空的梦想,不同的是,走出校门以后,他并没有追赶众人如潮水般的脚步,逐渐忘记梦想,而是选择把梦想变成现实。
1992年,况露出生在江西农村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喜欢眺望远方的群山,幻想在山的那边,会是怎样的一个天地。
接触到地理知识以后,他立刻爱上了这门最有可能带他去探索世界的学科,每次逛图书馆,经常是拿起《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便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神游在瑰丽奇特的山河异域。
进入大学校园,课余时间变得充裕起来,他通过广泛阅读和向高手请教,掌握了基本的野外生存经验。
有次在西湖游玩时,偶然遇到一位背着背包的骑行者,这种当时还不算多见的旅行方式,让他兴奋不已,感觉找到了实现梦想的便捷途径。
大二寒假,他从南昌的江西理工大学一路骑回老家,开始了第一次长距离骑行,临近开学时又骑行返回,旅途中收获的满满成就感,和对习以为常世界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让他渴望骑到更远的地方。
于是,在大学期间,况露的足迹就到达过中国版图最北端的漠河,最东边的抚远,西部的318线,和远在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其中的海南岛环岛骑行,他尝试拍摄记录下整个过程的视频,意外地在当地举办的摄影比赛中获奖,他为发现自己的摄影天赋感到异常高兴,从此摄像器材成为他背包里的常客。
2014年况露大学毕业,看着身边的室友和同学匆忙离开校园,奔赴工厂企业,踏上各自人生的“正轨”,他却独自收拾好行囊,开始了筹措大半年的万里之行,这次旅行对于年少的他而言,是一次空前的壮举,为此他用毕业前几个月时间疯狂打工,好不容易攒够了五千多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