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栾川县潭头镇重渡沟村迅速崛起,从一个农业小村变为旅游名村,成为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是当地屈指可数的富裕村,家家盖起了小洋楼,开商铺、办宾馆,现代化设施,应有尽有,村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重渡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118公里的栾川县境内。面积达60平方公里,人口1430人。境内有旅游景点200余个,瀑布百余条,翠竹万余亩,有农家宾馆320余家。境内有常年奔流不息的金鸡河、滴翠河。一年四季泉水喷涌。
现在,重渡沟的村民,一家比一家富裕,腰粗说话霸气,沟里的小伙们,年轻气盛,开豪车、穿名牌,招摇过市。谁敢问:“你是哪里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自豪地说:"重渡沟的,咋地了"?




如今,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代替了泥土烦人的乡间小道。
路两旁是墨绿入海竹林,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大竹园。
不知不觉一行人来到滴翠河景区,脚踏竹林长廊,观飞流瀑布,崎岖陡峭山路上,游客如织上下来往,笑声、赞美声不断,一帮老年人团队,身穿鲜红耀眼的短袖,大多拄着竹子做成的拐杖,他们不怕疲劳,互相鼓励着往山顶攀登。
其实,登山对于我们这些祖居山区的人来说并不新鲜,甚至,有人还说:"大山、大石有什么看头,累死累活爬山,还不如呆在家里休息。"
几个怕累的人偷懒,蹲在半山腰,无论你怎样劝说就是不愿上山观看,我和红娥、金平、鲜娥等几人继续爬山,心里总觉得既然来了,不跑到山顶看看泉水的发源地遗憾。
重渡沟泉多,因泉而成溪,因溪而成瀑。沿谷底溯流而上,五步一景,十步一瀑,瀑下有潭,潭边有石,石上有藓,让人心生怜意,不忍触摸。
山高路远,半途休息的同学等得着急,电话不停地催,听路人说离山顶还很远,没法子,几人口径一致,只好调头恋恋不舍往回走。
随后,我们又看了农耕村景的纺织院,还坐在笨式纺花车前,左手摇纺车巴,右手捏花捏体验一下小时候纺花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