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长达百年的故事
洛带 300年前的蓉漂

古镇始建于三国时期,相传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落带”。
时间回到三百年前……
明末清初时,巴蜀大地承受了持续多年的战乱,从一个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逐渐成为一片寥寥孑遗的蓬蒿世界。那时的四川广袤大地,可谓“有可耕之田,无可耕之民”。
于是清政府在招揽躲灾外逃原住民的同时,开始向四川大量移民。清康、雍、乾时期,四川接纳了全国各地约18个省的移民入川插占垦荒,重建四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其中便包括客家在内的大量移民进入川西地区。

总人口约3万的洛带镇,客家人就占了90%。
被生活所迫,为谋发展,拖家带口远离故乡定居下来的客家人,这群被称为“土广东”的特殊人群,在成都东边,龙泉山下开启了长达百年的创业与生活,时至今日。
他们在这里创造美食,传承客家文化,并接收着来自四川的土著文化。

就算身处异乡异地,两地文化交融碰撞,客家人的骨子里天生带着“倔强”。
客家人到底有多“犟”?
从他们离开家乡,来到龙泉山下,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住山不住坝”
客家先辈在岭南山地长期封闭隐居生活使他们形成了“住山不住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