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没过世,是大凉山地主”“吉克不住在村里,是县城人”“吉克隽逸并不穷,经常出入高档场所”一时间败跑了不少“路人缘”。

那么,吉克隽逸全都是在说谎吗?也不完全如此。
根据网上显示资料,吉克隽逸的确是大凉山人,也的确是受母亲耳濡目染学了唱歌,考上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后,她先后到东北、北京后海、工体的酒吧驻唱。她第一次在北京租房子,住的是老筒子楼,凌晨后电梯会停,她经常需要爬17楼的楼梯,才能回家。
在酒吧,唱12首歌才能赚80块钱,所以她攒房租也艰难,一次因为晚交了两天房租被赶出去,她坐在门口哇哇大哭……

那时候的“北漂”吉克,是真的穷。
她那时之所以这么拼,是因为坚信自己能红。
她的老乡吉杰就通过参加《快乐男声》红了!还曾回到老家办演唱会,吉克隽逸那时被邀请做了暖场嘉宾。演出后,吉克跑到后台来找吉杰合影,但吉杰却拒绝了……
吉克隽逸受了刺激,决定自己也要参加“选秀”!在《快乐女声》比赛中,她只闯进了广州赛区30强,她不服!于是来到北京闯荡。
“北漂”果然不是白闯的,暖场嘉宾也不是白当的,《快乐女声》也不是白参加的,聪明的吉克隽逸从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 酒吧让她明白,歌手要有人气不只要嗓子好,形象也要独特。
- 《快乐女声》让她明白,比赛选音乐,要选别人唱不了的,这样才能一鸣惊人。
- 吉杰的路线则让她明白,“彝族歌手”的人设和定位是多么重要。
吉杰曾说过:
“作为一名彝族歌手,除了要把彝族的东西传承好,让国内的朋友们听到,还要让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听到。”
这句话,在《中国好声音》导师转身后,吉克隽逸几乎完整复刻了一遍。

形象、歌曲、家庭背景、人设文化都准备好了,再加上吉克隽逸的好嗓子,她没有悬念地红了。

她的人设半真半假(穷过是真的,不过没有那么穷;大凉山的姑娘不假,不过没那么不谙世事;母亲没坐过飞机也许是真,但亲戚凑车票钱可能是假)……而谁的成功背后没有点粉饰和成功学呢,小小不言的,网友都可以原谅。
暴富后开心过头,多次言论不当,做出卖惨行为
如果只是停留在过去的小小失误上,估计互联网的记忆会慢慢淡化。
毕竟一个人如果真的从零走到一,那她一定励志过:
“我希望我30岁的生活,尽可能对人们做些简单而有用的善事,做一份真正有用的工作,最后休息、享受大自然,读书,听音乐,爱戴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