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无资质机构“灌肠排毒”
小琴是一个爱美且消费能力较强的姑娘。从2015年10月开始,她已经相继在某美容护肤中心消费170万余元进行美容护肤。她定制、购买过多种美容套餐。
2017年,已经在该机构当了两年多VIP会员的她,得到一个“新消息”——该机构推出“钻肝”“小肠养护”“盆腔净化”等养生项目,具有排毒养颜之功效,搭配“色素管理”进行除皱、祛斑、改善色素沉着,能达到内外兼修的显著效果。
美容师给她“安利”了众多值得一试的项目,其中,“灌肠排毒”项目最令小琴心动。按照原计划,经过一整个疗程的“排毒”,小琴应该从内而外变得年轻、健康起来。但实际情况是,她在治疗过程中渐感身体不适。
她多次向美容师反映自己身体出现状况,但对方却解释称这是“治疗过程中身体的正常反应”。小琴将信将疑,继续做了几次项目服务,结果身体每况愈下。
她在2020年3月向该机构所在的区卫健委投诉举报。经卫健委调查发现,该机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但在为小琴提供灌肠排毒、色素管理等服务过程中运用了灌肠、射频的医学技术方法,提供服务的人员均为“非卫生技术人员”。
为此,卫健委依法依规对该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此后,该机构又因在店内及社交媒体平台宣传中发布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内容、使用医疗用语受到所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被责令停止发布广告、消除影响并处罚款。
3月2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小琴诉该机构欺诈一案进行二审,并当庭宣判其退还欺诈行为对小琴造成的损失、即已支付的服务费用66万余元,并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增加三倍赔偿即200万余元。
隐形牙套戴一半疗程,要换钢箍
记者注意到,获法院裁判支持的小琴是众多踩过医美“坑”的年轻人中的“幸运儿”,更多青年在被所谓医美机构骗了以后,不知所措、维权无门。
云南来沪务工的90后小杨就是其中之一。小杨在上海一家连锁美容机构做美容师,她听说矫正牙齿可以使得脸型变小,故在朋友推荐下到一家医疗美容门诊部矫正牙齿。
在医生推荐下,她使用一款隐形牙套对牙齿进行矫正。按照原计划,她的矫正疗程应为约两年,花费3万元。但她在医疗美容门诊部矫正牙齿不到两个月后,就被告知“门诊部搬家了”。
随即,她就被转到了另一家美容门诊部。在这里接受了约10个月牙齿矫正服务后,她于近日又被医生告知,以她牙齿目前的矫正状况,已经不再适合使用隐形牙套进行矫正了,须更换为钢箍矫正。
但钢箍的价格,仅为隐形牙套的三分之一左右,且影响美观。小杨多次与该机构协商未果。一来隐形牙套费用已付,不能退回;二来,钢箍牙套还要另外付费。
记者查询发现,为小琴矫正牙齿的两家医美机构的经营范围均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其中一家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于2021年6月7日取得,而小杨去该机构看口腔门诊的时间却在2021年3月。
小杨告诉记者,当时她是冲着一名自称来自某知名医院的医生而去的。但她只在第一次问诊时见过这名医生,此后复查、更换牙套等事宜,她被动换了好几名“医生”。
整容低龄化趋势明显,真能“早做早变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不少患有“容貌焦虑”的朋友,早已将整形付诸行动,其中也不乏学生族。有调查显示,如今每到寒暑假、毕业季,都会出现学生扎堆整容的现象,甚至00后们已经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军。整容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整形手术真的是“早做早变美”吗?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医务处处长 唇腭裂中心主任医师 王永前表示:“美容手术我都不太建议16岁以前做,不管是(割)双眼皮还是隆鼻,还是一些其他小的美容手术,都是不建议做的。16岁左右还是会有一些变化,这个变化一方面是躯体的变化,比如说青少年相对是比较饱满的,有一点婴儿肥;另一方面就是说心理也会处在一个容易变化的时期,这时候他喜欢的东西,可能这个年龄段喜欢,过上一两年他又不喜欢了,这样目标就不是那么确定。从这两方面来讲,形体、心理都不是特别成熟的一个状态。”
微创整容创伤小,青少年就可以随意尝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