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坐上飞机开始,心中莫名的疑虑和不安似乎找到了源头。我们在封闭和不确定性中渴求稳定与答案。
公鸡的叫声和眼前几分荒诞的场景将曾经在印度、尼泊尔、伊朗、朝鲜、缅甸、格鲁吉亚、印尼......的旅行碎片拼接起来,那些肆意在享受未知和冒险的快乐在脑海中闪现。
印度孟买街头的下午。
五年前的夏天,在外流浪两个月的我回学校参加大学毕业典礼。在毕业之前我一个人背着包从尼泊尔前往印度。
在印度的一个多月里,从中部游走到最西边的JAISALMER沙漠,在距离巴基斯坦还有200多公里的村庄里和当地人喝啤酒,再坐火车横穿印度到东边的圣城VARANASI,在恒河边体味生死轮回。经历了晚点8个小时的火车,也收获因“错过”而来的善意与帮助。
尼泊尔帕坦街头刚刚放学的女孩们。
回来后,总是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印度?“Love it, or you gonna hate it”,印度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度。所有的偏见、真或假,只有自己看过才能找到答案。
旅行是偏见的天敌。
从印度回来后,我和所有同学一样参加毕业典礼,告别学校,涌入社会。不同的是,在人生的这个小路口,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自己的那条小路。我放弃了学习四年的韩语专业,去了一个以前从未生活过的城市,从事着未曾接触过的行业。
时至今日,我也总是会想起宫崎骏借笔下人物说过的一句话,“只有在一个人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你会发现自己有一双翅膀,不必经过任何人同意就能飞。”
当去了很多地方,认识了很多人,见识了很多事情,便会发现世界真的很不一样,跟原来想的、别人描述的,都很不一样,我们可以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