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使命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有16个科考小组270余名科考队员参加,涉及5项核心任务,均与珠峰区域独特的地理特征有关——以更科学方式保护珠峰,正是这轮科考的重要目的之一。
监测冰川不仅仅是为了增进人们对冰川的认识,进而更好地保护冰雪资源,也是为了监测潜在的灾害,尽可能避免冰川变化引发的次生灾害。
在藏东南山区绵延的山岭中,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华勇正开展科学观测。在冰川末端形成的一个个巨大冰湖,对游客来说或许是美丽风景,但陈华勇知道,很多冰湖也可能意味着风险。“冰川变化以十年为尺度,但很多灾害的发生就在一瞬间。短时间持续高温引起冰川消融和超强降雨是诱发这些灾害的主要原因。”陈华勇告诉记者。
因此,加强监测非常重要。很多年前,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一般采取现场观察的方式判断冰川的变化,以此评估灾害情况。如今,科学设备不断进步,陈华勇等人也得以更科学、高效地开展灾害预警相关工作。
“在天上,我们有高清遥感、卫星云图、气象雷达、无人机;在地面,我们架设接触式警报器、地声警报器、超声波泥位报警仪设备,它们共同组成了空天地一体的监测网络,切实监测着冰川的微小变化。”陈华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