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冰上丝绸之路”系列。
上文说了苏维埃港、瓦尼诺港,本文沿着这两个港口北上270海里(约500公里),到达尼古拉耶夫斯克,也就是庙街。
先看图:
站在庙街向东看,对岸就是库页岛。庙街与库页岛相距约45海里(约83公里)。庙街与库页岛之间的海峡,就是鞑靼海峡(北端)。海峡向北即至鄂霍次克海,向南穿越鞑靼海峡至日本海。
笔者重点想说的,是庙街地处阿穆尔河出海口的边上(北岸)。而这条阿穆尔河,就是黑龙江。
看图:
由图上可见,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出海口,就在庙街。
在古代,庙街这一地区被称为奴儿干城。
明王朝永乐帝为加强对黑龙江流域的管理,设立奴儿干都司。奴尔干都司是明王朝管辖黑龙江流域、具有军政合一特征的最高权力机构。奴儿干都司的治所就在奴儿干城。
明王朝永乐年间,有两个宦官奇人。一位是大家所熟知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另一位是亦失哈,九巡奴儿干。
亦失哈是海西女真人,深受明成祖朱棣的信任,从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余年里,亦失哈九次受命,乘船顺黑龙江而下,出巡奴儿干。
亦失哈在奴儿干城修建了永宁寺,并勒石为碑,树立永宁寺碑。因此,后来人们习惯称此地为“庙街”。
1850年,沙俄侵占庙街,设立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名字为命名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哨所。
1858-1860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获取了我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至此,黑龙江下游成为了俄罗斯的内河,黑龙江的名称亦被俄方改为“阿穆尔河”。
庙街人口约2.1万人。在1880年以前,庙街一直是沙俄滨海边疆区的行政中心,直至滨海边疆区一分为二。其一沿着鞑靼海峡南下,被海参崴取代,其二沿着黑龙江溯流而上,被伯力取代。
庙街所在的黑龙江出海口,有一定的航运价值。
很多人不知道,黑龙江干流全长约5500公里,仅次于长江、黄河,是世界第六大长河。其中,中俄两国界河长约3000公里,俄罗斯境内长约1400公里。黑龙江支流众多,水系发达,其流域面积超过了长江流域面积。
黑龙江干流江阔水深,从漠河到庙街入海口,属于三级航道,可以通航1000吨级的船舶。
但也受制于当地寒冷的气候条件。从每年的12月底到来年的4月底,是黑龙江的冰期。
同时,庙街所在的黑龙江出海口,河道年久失修,淤沙堆积,只能停靠中小型船舶,不能停大船,以致主要作为海运与河运的转运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