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传精舍,唤醒梦迷人;响镇梵宫,惊醒名利客”。喜欢这幅楹联的朋友,一定好奇它的出处。它,就铭刻在济南吴家堡一座默默无闻的钟楼上。
这座历经百年沧桑,依然保持完好的钟楼,沾了海枯石不烂的光,与它同时代的土地庙早已荡然无存,而它,却偏居于黄河岸边申家庄村北的赛石玫瑰园低洼地,笑看滚滚红尘人间喜乐。
一提到钟楼,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首先浮现出西安钟楼这类等级高、形制复杂的古建筑。其实呀就像人有千面一样,在古代主要用作报警报时之用的钟楼,因主建者的阶层高级,也逞现出千差万别的规格。比如,坐落在申家庄的这座袖珍版钟楼遗存,作为村社民众信仰的表现形式,然不能同西安高大上的钟楼相比,但也自有特色。
申家庄的石制钟楼古迹位于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申家庄旧庄址的西北,如今已划归到赛石玫瑰园园区内。古人为何要在这儿建一座钟楼呢?
据村里老人讲,这里过去有土地庙,钟楼隶属之。后来土地庙倾塌,石质建筑的钟楼因别致小巧的造型有幸保留到现在。济南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一能充分体现黄河流域民俗宗教和地方史的重要实物遗存,于2013年将申家庄钟楼列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维持原貌,当时采取深挖保护,四周修筑了圆形防水护坡。这座小钟楼就座落在这一圆形洼地中。
细观之,这座距今百余年的钟楼为石制正方形小品建筑,呈四柱歇山顶亭形。
其基址深埋地下,台基上立有四根四方形立柱。四柱顶部有石制横枋,南向额枋上刻有“声大远闻”四字,同面的两柱刻有楹联:“音传精舍,唤醒梦迷人;响镇梵宫,惊醒名利客”。柱均高1.8米,方柱抹角,占地面积约7.64平方米。
钟楼顶系若干块青石刻制、垒砌而成,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各置一龙吻,四面屋檐刻有瓦垅,檐口刻有瓦当、滴水。听说钟楼下埋有一石狮。
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人们认为有神秘力量操纵着风雨雷电乃至大地与日月星晨。对于大地的掌控者,人们生发出各种想象,土地神就是之一,于是很多乡村城镇都热衷建造土地庙,以供奉土地神,通过祭祀实现祈福、保平安、保收成的愿朴素愿望。地处黄河边的村落,饱受水患之祸,因此,对平安的祈求尤为强烈。不同地方的土地庙里,供奉的土地神称呼也有差异,比如“福德正神”“土地公公”“土地爷”“社神”等。当然,这些土地庙多为民间集资建造的,受财力所限,建筑规模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