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打工人的爱情浪漫,租一间房子,有活就干,全疆“旅游”
在新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年龄不小,平均五六十岁,他们的生计来源靠天吃饭,跟随季节行走,天热去北疆,一旦立秋凉爽起来,就往南疆跑,一直待到雪下好几场,开始穿棉袄才离开新疆。
他们就是新疆打工人,一群不被自由束缚的人,像他们这个年纪,工地不要,扫大街工资又低,大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和他们格格不入,一年到头舍不得吃喝也剩不了几个钱,还被某些“上等人”看不起。
不如来新疆吧,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想干就干,累了就休息,哪怕你天天睡觉也没人管,南北疆都可以随处逛,风景早就看腻了,比花钱去割韭菜划算的多,他们也不会去那拉提、喀纳斯...所有花钱的景区去玩,挣得都是辛苦钱,从早上到晚上,整天都在地里晒太阳,说不累那是假的,但累的值得,每天晚上回到租的房子,用盆子接上一盆自来水,洗把脸,去不远处的市场买上一把青菜,十几块钱的肉,再买上一瓶冰镇大乌苏,吃好喝好美美的睡一觉。
一般都是两口子一起打工,干活时两个人相互帮忙,下了班,女的负责做饭,男的则光着膀子抽烟刷抖音,和左右邻舍用方言吹吹牛逼,气氛到时,一人一杯二锅头下肚,所有的累都消失不见。
赶上下雨或者淡季没活,换上回家过年才舍得穿的喝茶衣服,带着另一半,坐上等了两个小时才来的公交车去往团部或县城市区,专门去热闹的菜市场凑热闹,新疆的菜市场是市井小民聚集最繁华的地方,通常都在人多的地方,来自方圆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的本地人带着自己种的菜和特产去摆摊,还有各种美食烧烤摊,菜市场不止卖菜,来菜市场大多都是买劳保用品,干活的衣服鞋子帽子手套,全城没有比菜市场更便宜实惠的地儿,有的人,一双布鞋从天热一直穿到降温才舍得换棉鞋。
来自河南安阳的老金两口子每年都会来新疆,三月底从老家出发,新疆刚好也融了雪,天气逐渐暖和,再等十天半个月,草木开始发芽,草地慢慢变绿,春天的气息开始席卷整个新疆,除了早晚穿棉袄,中午热的穿短袖。
和老金大叔认识在裕民县摘红花,他们两口子每年都会来摘红花,摘一个月挣八九千就去乌苏市原本租的房子打零工,八月的乌苏没有什么好活,劳务市场上只有摘西红柿和打草的活,一天挣不了一百五,却过得很潇洒,租的房子不大,却是新疆的家,房东人也好,每天都会把吃不完的菜和买多的西瓜分开老金,一来二去都是自己人,老金夫妇有时挣了两百多想改善伙食,就去菜市场买一公斤排骨回到房子就着土豆炖,叫上房东,拿出从老家带来过年别人送的好酒,一口菜一口酒一句家乡话,此刻,就是最幸福的人,伴随着远处晚霞落幕,天开始黑了起来,明天早起又是新的一天。
新疆的活跟随季节而走,一个地方不会长待,除非口袋里有几个W,从北疆到南疆,乌鲁木齐是中转也是终点,乌鲁木齐的农活也有,但少,都在八钢附近,有的人觉得乌鲁木齐是大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不习惯,回家路过可以去市区转转,买点特产带回家。
三月,吐鲁番地区,葡萄开始挖土重新上架,人们像疯了一样全往吐鲁番跑,导致一房难租,早晨的劳务市场聚集几百号身穿大棉袄肩抗铁锨的人,开始活少,为了抢到活,五六点就要起床前往劳务市场,三月的吐鲁番早晚依然零下七八度,刺骨的寒风打在脸上冻在手上,到了中午就不自觉脱棉袄。
四月,奎屯石河子塔城各地的兵团开始播种耕地,需要大量跟机子的人,这时的北疆已经春暖花开,团部的房子都不贵,一百五到三百,都在劳务市场附近,有劳务市场的地方就有消费低的场所,男的负责跟机子,女的则在地两边封土,跟机子时需要两个人一左一右盯着播种机上面的薄膜种子和滴灌带,那个快用完要立马把驾驶员喊停更换装备,一天能挣三百以上,需要吃一天的土和走一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