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西古道上有一座神奇的寺庙,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曾专为承恩寺下过圣旨,内容为告诫当地政府、驻军和周边百姓人等,不得干预承恩寺内外大小一切事物(据说圣旨真迹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它就是——敕赐承恩寺。
承恩寺自明代以来即有“三不之谜” ,不开庙门、不受香火、不设道场,所以又被称作“北京最神秘的寺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去年经过重修后已经正式对外开放。
前些日子有幸去转了一下。

据说是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御笔——“敕赐承恩寺”,经过重修后闪闪发光。这座寺庙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温祥亲自督造。明朝太监的最高级别叫“司礼监掌印太监”,主要的工作就是用朱笔代皇帝批复大臣的奏折。我们熟知的明朝大太监,比如王振、刘瑾、魏忠贤,都是掌印太监。
僧录司左觉义宗永为寺院首任住持。网上很多人写,“相传宗永是光宗皇帝的替身僧”。靠浦君@浦峰捉影 就纳闷了:这明光宗和明武宗中间隔了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皇帝,都快一百年了,难不成这宗永是活神仙。。。还好靠浦君“查资料”的时候会稍微动下脑子。

进入承恩寺,非常神奇的一绝就是碉楼。
寺庙院内四周有石砌碉楼四座,楼高三层,碉楼下有地道连通各处(据说哈,没亲眼见过)。每座碉楼方方正正,边长十余米。层之间原有隔板,墙上筑有石窗,是由整块的石材凿成篦状的,起着射箭的箭眼作用。当然目前的都是重新修复的。
再牛的寺庙,左右一般都是钟鼓楼啥的,从没见过还有加盖碉楼的。可见这个寺庙用途很不一样。有传说是东厂据点的,有传说是皇帝行宫的,但没有任何史料可以佐证,只能当一传闻了。

承恩寺还有一绝为人字柏。靠浦君@浦峰捉影 行事匆匆,可惜没搞清楚哪棵是。院内有很多百年以上的老银杏和柏树,也挺难得的。

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承恩寺碑》。
《民国二十年僧案选》记载:“(承恩寺)面积亩数,约十四亩有余,又毗连余地三十三亩。本庙房屋间数,一百二十五间。附属土地亩数,平地山地二顷零七亩。又云,慧志和尚自置民红契地二顷十八亩……庙内神像有毗卢佛、释迦佛、菩萨、韦驮、伽蓝、天王、金刚、十八罗汉、天仙圣母、二郎神、关帝,泥质神像共二十七尊,铜质五十一尊,铜钟二架,大鼓二面,铁磬一口。藏经全部十分之四。”
可见1931年的时候寺内还有很多“宝贝”呢

估计这是驼乾隆重修碑的赑屃

2010年,在北京市文化局(现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石景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现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帮助下,在千年古刹承恩寺建成了“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