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庐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话,此处那真叫挪眼换景,移步易趣。
据导游讲,这织金洞形成距今至少有两亿五千万年之遥,大自然这个匠心独运的魔法师,怪不得能将其雕琢得时而深邃幽远,时而简洁明快,时而长空浩渺,时而手可及顶,时而宽如苍茫大野,时而窄如深谷幽径,时而如苍穹罩顶,时而如宝盖护首,时而如戈矛林立,时而如修竹疏林,时而如攀绝崖,时而如步中庭,时而如临三清福地,时而如坐四空禅院,时而如泼墨写意,时而如工笔细描,时而豪放如大江东去,时而婉约如小桥流水……
而织金洞更多的场景,则宛如一首宏大的交响曲,五音交汇,抑扬顿挫,激越与舒缓,流畅与凝滞,随心所欲,难分伯仲。
若要用人间的形容词来赞誉她的奇幻美妙,浩大宏阔,万千气象,那还真不好找出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倒是此时变为“啊”派诗人,还多少能表达出那种面对大美的景物一时难以言表的心境来。
如果非要形容一番织金洞给人的感觉,走着看着品味着,就像阅读金大侠缔造的武侠世界,可谓一个情节精彩过一个情节,任你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到头来更有武林高手胜过他一筹。这些,尚且是在导游催促下,走马观花留下的感触。
走着,看着,手机和相机的闪光灯不断地闪烁着,一队人马就这样在浩大而变化万端的织金洞里散散漫漫而又大饱着眼福,大声地惊叹,就走过了“寿星宫”“望山湖”“南天门”“广寒宫”“瑶池”“宴会大厅”,走过了“玉皇大帝”“华表”“仙鹤”“玉龙”“神女舆蛇”“掌中明珠”“擎天一柱”“三仙献瑞”等数十个滴石群落。
不觉间,有丝丝热气漫过来,方知已到了织金洞仅有一扇门大小的出口。
在一众人依旧不绝于耳的惊叹声中,导游笑言:“欢迎诸位再次光临织金洞,大家都看见了,洞里的滴水还在不断塑造新的景观呢。”
一游客趣答:“那就再等两亿五千万年再会吧!”
听此言,倒是给人以启示,大美特美如织金洞,其美就美在亿万斯年不急不躁地自我塑造中,尽管它已美得令人无法用语言描绘,可它依旧没有满足,而是一如既往地往更美的境界追求着,一如一位精益求精的工匠,对它而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最真实的写照。
而我们人类呢,在织金洞饱享了一顿奇美的饕餮盛宴后,能从它亿万斯年的自我美化中,读出点什么呢?
(声明:图片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