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海棠花春季怎么养护和管理
4.1.1 物理防治
应结合使用“四诱一网”等生态栽培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在棚内悬挂黄板、性诱剂、糖醋液,安装杀虫灯,在幼果期用防虫网替换防鸟网,不仅可以诱杀害虫还可驱鸟,降低危害。采收后及时清园以清除病原株,冬季结合修剪,春季复剪去掉枯枝残桩,刮净树皮,清扫落叶等,以降低翌年害虫基数,初春用石硫合剂渣子涂抹树干,人工捕杀虎天牛,均可防治虫害的发生。
4.1.2 化学防治
重视植物源、矿物源和微生物农药的使用,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一年中用药次数不超过8次,尤其注意葡萄采收前两周内决不能用药。具体用药时间见表6。
表6 上海地区‘阳光玫瑰’病虫害防治措施
此外,‘阳光玫瑰’对日光十分敏感,果实容易发生日灼,因此要控制新梢与果穗数量来保持架面与大棚内的良好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在棚内悬挂温湿度测量仪,通过开关通风口来调控温湿度,防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4.2 土、肥、水管理
4.2.1 土壤管理
实行土壤耕作改良,春季清耕,松土锄草2~3次,提高促成棚地温;夏季生草或在行间种植蚕豆等豆科植物充当绿肥以补充土壤氮肥,并辅助性使用菜籽饼、骨粉、蚯蚓肥等增加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利用粉碎的稻麦、油菜秸秆、冬季修剪的葡萄枝条在梅雨结束前实行根域覆盖,较传统地布更环保,不仅可以保水,降低土壤温度,防止土壤板结,而且可以保护根系,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冬季实行深翻土壤,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改善周年管理中施肥等操作引起的土壤板结情况。通过栽培管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可达到2%~3%。
4.2.2 肥料管理
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化肥使用,增加生物源或矿物源肥料。氮肥以5~10 kg/667m 2 为宜,适当提高磷肥、钾肥的施用量,以10~20 kg/667m 2 为宜。一般有秋施基施和夏施化肥两种形式。
基施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一般在葡萄采收后,即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施用,10月下旬结束。施肥量根据土壤状况和树势强弱而定,一般每667 m 2 用量2~3 t,施基肥后需及时灌水。
追施以化肥为主,配合用生物源或矿物源肥料,如蚯蚓肥、腐殖酸肥等。一般前期以高氮水溶肥为主,后期以高钾水溶肥为主,在萌芽期追施尿素或蚯蚓肥;在新梢生长期可用蚕豆、毛豆等充当绿肥补充土壤氮肥;在花后幼果膨大初期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或豆饼粉,在果实软化期追施硫酸钾肥,具体用量根据树势和土壤肥料酌情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