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遗憾是人心底的不甘,曲折是人必经的苦难,仁善是人立世的基石,不弃是人新生的涅槃,博爱是人行走的起点,包容是人和睦的港湾,坚忍是人苦修的骨气,无为是人有为的机禅。今日清明,生有时,命有限,不要说昨日风光,不要道明日路险,人生就是一口气、一闭眼,阴差阳错的瞬间!清明祭扫的大乘是:逝者祥宁,生者平安。南飞愿亲朋好友,清明祭扫思先恩,孝德睦族传后人。民俗淳厚经千古,中华龙脉植根深。尊重生命怀历史,大梦复兴志坚韧。面向未来不泥古,推陈出新满园春。【原创】
来源:南飞/文 图片源于网络
春发牡丹花怎么养2
“春分分牡丹,到老不开花”这句话是中国古代花匠师傅多年的技术精华的浓缩,因为牡丹的分株繁殖,时节要求很严。
春分分牡丹,也未必真的都是到老不开花,但是最少几年不会开花。这个是经过近代花匠师傅多次验证的。
多数花木适宜春季移栽,而牡丹却必须秋季移栽。“春移牡丹,舍命不舍花”之说,是有科学道理的。牡丹具有“舍命保花”的特性,当牡丹在不适当的季节移栽或营养不足、环境骤变而难以生存时,她会积聚全身之力,让花朵盛开,将美丽献给人间,然后心甘情愿地死亡。从本质上讲,这是植物适应环境变化、进化和繁衍后代的本能。
牡丹的根系是贮存养分的肉质根,根系生长及养分贮存,主要在上年的秋季进行,花芽也是在头一年完成分化过程的。春季2至4月,牡丹要完成发芽、抽枝、展叶、开花的过程,生长迅速,需水需肥量极大。
春季移栽牡丹,会损伤根系,大伤元气,打破牡丹地上地下的平衡,使其不能及时从土壤中吸取生长所需营养。此时植株发芽开花所消耗的养分全由根内贮存特提供,所以一待开花,便精力耗尽,以致植株死亡。
有时,当年移栽的牡丹开花后,虽然植株瘦弱却并不一定死去,只是在移栽后的第2年甚至第3年仍不能开花。究其原因,主要是移栽伤根、长势不能恢复所致。这就是“到老不开花”所描述的现象。
牡丹有“春发枝,夏打盹,秋生根冬休眠”的特性。秋季天高气爽,温度适宜牡丹的肉质根迅速生长发育,冬季到来之前,一批新根已发育成熟,第二年春天即可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满足牡丹的生长需要。所以种植牡丹的最佳时间:长江以北地区阳历9月——10月。东北地区8月中下旬到10月初,最好在土壤上冻以前。长江流域可以晚些种植,10月底——11月份,以免牡丹秋发。
在秋季分株,因为牡丹的地上部分生长迟缓,消耗养分较少,有利于根部损伤的恢复,能在上冻前长出多数新根,到第二年春季,新株就能旺盛地生长。分株的最佳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准确地说,应该在秋季的秋分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