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草龟的调理,这个是很关键的问题,(塘草也会出现这种问题)除了奸商卖病龟,但是我发现有很多问题也是出现在龟友自己身上的,刚刚到家后使用玻璃钢或者白色或透明整理箱水产箱,很多龟友都觉得,这样看上去很好看,但实际上却是犯了调理野生草龟的大忌。前面关于产地真实栖息环境习性已经说过,野生草龟喜欢昏暗安静的环境,很多龟友饲养时将其放在明亮,透明,无躲避物的环境里,结局就是照成龟龟惊恐万分,四处乱爬,乱抓,寻找能够给其提供安全感的地方,(当然是找不到的)龟就会不停爬下去,直到爪子爬烂,指甲磨秃,底板背甲磕碰坏,身上伤口摩擦多了,体力耗尽了,体质下降,这时细菌病毒什么的和各种病就特别容易入侵龟体,造成龟患病、死亡。当然、除了野草,很多习惯了塘养的塘草也有这种反应,养殖户和老龟友都知道,就算是人工养殖的塘草,如果换环境,不注意这种问题,龟也会成片的死亡。这就是草龟的应激反应。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野生花龟的应激死法和野草状况极为相似。
跟大家所想的可能不一样,绝大部分的野生草龟在野外属于根本不会缺乏食物的情况,野外随处可见的螺丝,和一种淡水附在石头上的一种很多的小蚌,螃蟹,虫子,蜗牛,青蛙,部分水草,漂浮在水面的死鱼和动物死尸都是其的食物,野外草龟吃的绝对比人工环境下的龟还要好很多。所以不要再出现什么野生龟在野外饥一顿饱一顿所以有细纹,食控细纹之类的说法了。这个个人觉得和湿度,水体,环境,和食物多样化都有关系。
不同环境下得野生草龟的外观也有极其巨大的差别,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是两种龟,这是非常不见怪的,
平原地区的野生草龟,这里的平原指的相对性来讲不是绝对性,草龟并不喜欢纯粹平原,最起码平原带点小土丘挡风带,才有大量种群存在。然而随着环境的破坏和渔业水产养殖业的壮大,不少平原区域的水库,野塘,河流,都被人为进行了投肥,为了促进水产养殖利润而加快了水域生态发展,导致原本水里其他的野鱼个个肥大,野生甲鱼体型长的极为巨大身上却泛绿色粘稠物,野生草龟也不例外,纹路变得非常宽,质感也变得如同纯粹塑料一般,但是指甲尾巴依旧锋利十足,依然是一只野生龟,但是观赏来讲这样的龟不适合比较追求品相的龟友,这样的龟体型也能长到很大,但是往往因为平原地区四通八达,去到哪里都很方便,所以平原地区的野生草龟往往还没能长成巨物,就被农户抓走了。当然凡事无绝对,平原地区也有刀刻纹非常漂亮整齐的精品个体,但是不会出现密纹之类的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