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的水彩水粉画
2020年创作《出征》
为了更好地给孩子们讲述“逆行者”们的抗疫故事,今年,叶知秋还把自己创作的水彩画编成了绘本故事。
“我是一名普通的医护工作者,在这个春天,我又开始变得忙碌了起来。每天一早我就会前往不同的小区,为居民们采集核酸……”在这本名为《向光》的绘本中,叶知秋给水彩画配上了文字,讲述了医护工作者的抗疫工作,并表达了战胜疫情的信心:“我们有着乐观的态度,我们有着坚实的臂膀,我们坚信总有一天,能不用透过护目镜就能看到满园春色……”
2022年创作的作品《归“嘉”》
用画笔对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说“你们真的辛苦了”
长相甜美,说话软软糯糯,生于1997年的叶知秋从小就喜欢画画,受当老师的妈妈的影响,她从上海大学美术学专业毕业后,也选择了成为一名美术教师。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工作不到一年的叶知秋就遇上了线上教学。“刚开始还是有点慌张,不知道怎么用线上的方式把要讲述的内容讲给孩子们,后来通过相关培训才慢慢熟悉起来。”
这一次,叶知秋从初入职场的新教师,已经成长为经验丰富的美术组长。这学期,她负责三年级8个班美术家教学的任务。
叶知秋的美术课,总是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她把自己创作的抗疫水彩画分享给孩子们,鼓励学生们细心观察身边动人的抗疫小故事,用小手中的画笔记录这些无名英雄。
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不少孩子都拿起了画笔。二年级14班的同学们集体创作了连环画《早日回家》,三(2)班王颢珺同学创作了连环画《逆行者》,三(4)班杜翛然也用连环画《花开了》讲述了自己一家在小区做核酸的小故事。
“美术是发自内心的创作,心里有真情实感,就能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在叶知秋看来,创作抗疫主题画的过程,就好像是用画笔在和那些前行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说:“你们真的辛苦了!”,“希望孩子们在寻找、发现、创作抗疫故事的过程中,也能学到抗疫无名英雄身上的精神。”
作者:张鹏
编辑:张鹏
疫情期间水彩花怎么养好3
《卫士-铜钺》:铜钺是武汉盘龙城商代墓葬出土,为兵器,体现了楚人的战斗精神
近日,武汉初中教师熊文创作了9幅水彩画,讲述楚文物的故事与楚人自古以来的战斗精神,为武汉战疫加油。熊文是武汉市青山区第四十九初级中学美术教师,她2013年成为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者,每周末都要去省博义务讲解。
春节前,她跟随老公回到位于湖北钟祥的老家,却因疫情滞留在了那里。宅在家里的熊文借来了水彩和明信片大小的纸张,开始了以楚文物为描绘对象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