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命人养什么花好
去年夏天,我和侯怀欣在高铁新城见面。我指着路边的高楼对他说:“怼里不赖啊!”
他显得很自豪:“人这一辈子,能为后人留下一、两件好作品,就心满意足了,何况还是老家呢!”是啊,他把禹州当作了家。为了把家建好,他瘦了,眼神也有些憔悴。看着他疲惫的样子,我泛起了恻隐之心。做事业的人啊,真的不容易!
他爱禹州的一山一水,爱禹州的一草一木。他深深爱着脚下这片土地,他把这里当成了家。
在禹州,认识侯怀欣的人很多,但真正理解他苦辣酸甜的不多。侯怀欣早年丧父,是母亲把他们姐弟五人拉扯大的。不难想象,他的童年生活和求学道路,是怎样的艰难和曲折。
他没有忘记曾经帮他的人,他也用各种方式回报着社会。他曾经捐款修建驺虞桥,出资修建神垕到白峪的公路,资助无数贫困学生,做了无数公益事业,他是一个扶贫模范,但他认为,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就是帮助下一代,成为国家的建设人才。禹州人生活富裕了,但禹州的教育资源,仍然不均衡。他细心地看到,孩子们的学习之路,依旧充满艰辛。
2016年9月,他与朋友创办了一所学校,是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国际化新型学校。学校采用中西方教育并轨而行的教育模式,既吸纳西方精英教育的精髓,又学习中国君子教育的深厚内涵,培养面向世界的禹州英才。每逢开学季,我也总是去找侯怀欣开后门,介绍一些学生。
说到这所学校,他流露出一种极其自豪的表情。他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他不忍心看着孩子们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办学至今,学校每年都为优秀的贫困学生免去一百多万元的学费。听着他的肺腑之言,我渐渐懂得,回报社会,是一个优秀企业家的最终选择。
侯怀欣为禹州盖了美的房子,建了美的街道,也为禹州培育了美的心灵。寂静时,对着荷塘月色,他常想起小时候老家的小河流水,林中鸟鸣,还有早上湿漉漉甜丝丝的空气。
在他心里,禹州是一个最美的地方。西面群山环抱,东面平原开阔,颍河从中部缓缓流过。山里风景如画,城区光鲜亮丽。他对禹州老家的喜爱之情,真的难以言表。
他身居繁华都市,心却奢望宁静的地方。每次回神垕,路上的车子都是莫名的拥挤。他总是觉得,人需要一片寄情山水的地方,在闲暇的时光里,站在幽静的树林中,把繁杂的琐事,化作宁静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