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勋章菊
这些年,梁仓让不少燃起的纠纷化于无形,让很多叛逆的孩子回归家庭,让一些家庭矛盾得以解决。村民们总觉得他说话、办事就像他的人品一样实在、让人信服,用村里刘奶奶的话说:“一晃儿这些年过去,眼看着小梁子变老了,三十多年了,村里人有点儿啥事儿还是愿意找他。”
一桌一椅品味百户情
2001年,派出所户籍内勤岗位因相关人员工作调动出现空缺,由于地处偏远,没有女同志愿意来派出所当户籍内勤,梁仓主动找所领导,自愿从一线民警变成了“户籍警”,他跟领导说,自己对辖区群众熟,户籍业务可以慢慢学,群众的事儿耽误不得。
(梁仓)
在日常工作中,最让梁仓头疼的事儿就是个别群众对户籍业务办理流程不清楚,准备的材料不全,还要求他马上予以办理,而且情绪很激动,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梁仓就把需要的材料写在纸上,并注明办理方法,请村民再准备,实在不行就在下班后走到村民家中详细解释,取得理解,尽力帮助联系解决材料不全的问题。梁仓常说:工作中,有问题就解决问题,解决了问题就没问题了。
一个人的窗口,梁仓需要独自承担户口、身份证、暂住证工作,为群众拍照、录入照片、修改信息……时刻学习法律知识、操作系统新用法,对户籍工作由上手到热爱,他真的做到了对窗口片刻不离。
上门走访是梁仓多年来的工作习惯,在一次走访过程中,他发现有一户五口之家,由于早年父母离异、再婚等原因,家中的三个孩子没有户口,孩子们到了年龄需要读书、就业,梁仓进行了深入调查,准备材料、勤加沟通,终于帮助三个孩子拿到户口,现在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和学业中尽情驰骋。
2012年,细心的梁仓在走访中发现一些村民没有及时到派出所注销死亡家属的户口,他就与各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一道,进行广泛的入户排查、询问、登记,顺便完善村民人口信息,这一年,他集中注销了200余个死亡人口的户口。
合心村里有一个三口之家,由于早些年背井离乡,导致户口丢失,梁仓摸排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进行调查,积极联系办理,拿到户口的一刻,户主李老太拉着梁仓的手,激动得哭了,这一幕让梁仓至今难以忘怀,群众的事无小事,每一件看似是工作中的小事,都是影响群众一生的大事,决不能让群众失望,必须尽全力让群众满意,这就是当年自己从警的初心。
一天,梁仓整理好材料刚准备下班,80多岁的村民王大爷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他的家庭条件很困难,出门时兜里没揣钱,梁仓心里不忍,自掏腰包垫付办证费用,并给王大爷买水、买吃的,把身上的零钱都给了他,拿着沉甸甸的包裹,王大爷感动得声音颤抖、眼含泪花,此后,王大爷每年都会带上自家种的时令蔬菜,来派出所看“小梁子”,近些年,王大爷身体不好,卧床了,但还是经常念叨“小梁子”对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