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缺钙:顶端嫩叶变黄呈钩状,后从叶尖和叶缘向内死亡,严重时茎顶溃烂坏死。
(5)缺镁:老叶片沿叶脉发黄.叶脉仍保持绿色。
(6)缺硫:顶端嫩叶叶脉黄绿色,叶呈现红色或紫色。
(7)缺铁:老叶呈绿色,新生叶片叶内变黄,但叶脉仍保持绿色,以后抽生的叶越来越黄,这是典型的缺铁症状。
7上盆栽植技术
上盆种植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使植株心部的生长点露出基质的水平面。采用双株种植优于单株种植,同时应尽量避免植株沾染基质。上盆时先在盆下部填充4一5 cm厚的颗粒状的碎石物,然后加培养土2—3 cm厚,同时将植株正放于盆中央,使根系充分展开,最后填充培养土至盆面2一3 cm即可,但应露出植株中心的生长点及基部的小叶。种植后必须及时喷施杀菌剂,以防止疫病和茎腐病的发生。
8 病虫害的防治
红掌对于杀虫剂和杀菌剂极为敏感,因此一般要求不要在高温高光照时间内喷施。夏天白天高温时不要喷施,可在早上或者傍晚喷施,但是在傍晚喷施后要注意入夜前使植株变干爽;冬天最好是在上午喷施,下午由于温度降低较快.容易引起‘’温室雾”,反而加快病菌的传播。
8.1 细菌性叶斑病
细菌性病害几乎是红掌的致命病害,表现的症状一种是在叶和花上,在叶花的背面初期可见水渍状斑点,后期就是叶缘出现棕褐色斑点.还伴有黄色晕环。对于细菌性病害没有特效药,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去除或隔离病株;定期用药物喷施生产区,可以选用的药物有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紊、土霉素、溃枯宁等,但是铜制剂对红掌有毒害作用.要慎用。
8.2 炭疽病
病原是盘长抱属或刺盘抱属真菌。前者的症状是沿叶脉形成圆形棕色病斑,之后病斑连在一起,形成棕黄色边缘的大病斑,病部最后干枯。后者与前者相似,在分生抱子盘上有黑色坏毛,且会引起花腐,在肉穗花序上形成黑色坏死斑点,,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高湿,防治方法:加强温室的管理,经常通风,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发病的初期及时喷施药物,常用50%甲基托布津、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50%克菌丹等。每隔7—10天用药I次,一共2一3次。
8.3斑叶病
病原是壳针抱属真菌。表现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有棕色斑点,斑点中心组织死亡,外面是一环黄色的组织。防治方法:调整肥料的配比,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同时发现病株和病叶要及时销毁或深埋:药物防治是可以用50%克菌丹、75%百菌清、50%扑海因、64%杀毒矾M8定期喷施,可以每隔7天左右用药I次,连续4一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