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盆内基质的干燥程度来进行给红掌浇水。夏天气温较高建议2天浇一次水,中午还要利用喷淋系统向叶面喷水,以增加室内的相对湿度。冬天,建议5-7天浇一次。寒冷季节浇水应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前进行,以免冻伤根系。一般春秋两季可以每3天浇一次水。避免在植株严重缺水情况下加水,会影响红掌的生长发育。在浇水过程中一定要干湿交替进行,切莫在植株发生缺水严重的情况下浇水,这样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5、注意控制湿度
高温高湿有利于红掌的生长。室内温度高于28度时,需要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这时可以利用空气加湿器等工具来增加空气的湿度。温度与湿度甚为相关,当室内温度低于20度时,需要保持室内的环境温度湿度就可以。但在冬季即使温室的气温较高也不宜过多降温保湿,因为夜间植株叶片过湿反而降低其御寒能力,使其容易冻伤,不利于安全越冬。
【注】红掌的水培养殖方法和盆栽养殖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接下来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下红掌的红掌的病虫害防治和养殖注意事项与哪些吧!
红掌的病虫害防治
1、细菌性叶斑病
细菌性病害几乎是红掌的致命病害,细菌性叶斑病表现的症状有两种:
①出现在叶和花上,在叶、花的背面初期可见水渍状斑点,后期叶缘出现棕褐色斑点,还伴有黄色晕环。
②表现在茎上,细菌初期侵染茎,通过微管束侵染细胞并迅速扩大到整个植株。在发病初期可以发现新叶叶色暗淡,这是由于微管束被细菌填堵,阻碍了体内水分的流动与营养的运输,使叶色暗淡,叶片发黄,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导致花梗和叶片从植株上脱落,生长点迅速腐烂并有菌脓流出。有时当汁液携带细菌流向叶片时,叶部会出现水渍状斑点,类似于叶、花被侵染,不同的是这种水渍状斑点多出现在叶片中间的主脉附近。
2、炭疽病
【病原】盘长孢属或者刺盘孢属真菌,盘长孢属病害的症状是沿叶脉形成圆形棕色病斑,之后病斑连在一起,形成棕黄色边缘的大病斑,病部最后干枯。刺盘孢属病害与盘长孢属病害相似,在分生孢子盘上有黑色坏死,且会引起花腐烂,在肉穗花序上形成黑色坏死斑点。
【防治】①加强温室的管理,经常通风,及时清理病叶和病株。②发病初期及时喷施药物,常用50%甲基托布津、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50%克菌丹等。每隔7至10天用药一次,一共2至3次。
3、叶斑病
【病原】壳针孢属真菌,表现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有棕色斑点,斑点中心组织死亡,外面是一圈黄色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