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 姓。
朱(硃;zhū;名词)
“朱砂”的简称
[innabar]
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隋书》
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配成的丸药,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朱shú
〔朱提〕古地名,在今中国四川宜宾市,产银,故银亦称“朱提”。
包含“朱”的词语
◆ 朱笔 【zhūbǐ】
[ red-inked writing brush ]
蘸红色的毛笔,用以批公文、校古书、批改作业等。
◆ 朱丹 【zhūdān】
[ a kind of red gem ]
一种红色宝石
- 口含如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势家朱丹其门。——《明史》
[ vermilion bright red ]
正红色
- 变朱红色。——《广东军务记》
[ red hatband ]
红色的帽带,在嘴巴下打结的帽带
- 镂簋朱紘。——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 examination paper written in red especially for the examiner in imperial examinations ]
专供阅卷官看的红色试卷,科举乡、会试后由誉录生用红笔抄成。
包含“朱”的成语
◆ 琴断朱弦 【qín duàn zhū xián】
释义: 比喻妇女死掉丈夫。
(It is a metaphor for a woman to die a husband)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幸恩》:“奴家杨氏,幼适裴门,琴断朱弦,不幸文君早寡,香含青琐,肯容韩掾轻偷。”
◆ 白白朱朱 【bái bái zhū zhū】
释义: 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
(Describe different kinds of flowers and trees with different colors.)
出处: 唐·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风风雨雨又春穷,白白朱朱已眼空。 【宋·杨万里《又和风雨二首》】
◆ 白发朱颜 【bái fà zhū yán】
释义: 颜:脸色。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The old man is radiant)
出处: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绿衣黄里颠倒用,白发朱颜喜怒看。”
◆ 滴露研朱 【dī lù yán zhū】
释义: 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
(Grinding cinnabar by dripping water)
出处: 明·叶宪祖《鸾鎞记·品诗》:“滴露研朱非草草,从容鉴定庶无尤。”
丫鬟将文字呈上小姐,传达太老爷分付之语。小妹~,从头批点,须臾而毕。 【《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