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殖花鲢怎么养好看图解
勤观察,防浮头,防鱼病:鱼种饲养阶段,早晚要巡塘。为防因天气变化而造成池水缺氧,应经常注加新水调节水质。
10、投饵技术与投饵量:体长2~2.5cm后,投喂粉末状配合饲料,日投饵率为10~15%。
11、病害防治:鳙鱼苗种培育阶段的主要病害是寄生虫病,如车轮虫、鱼虱、锚头蚤等。
防治方法:定期用晶体敌百虫与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 0.3g/立方米,第二天再泼洒一次,即可防治。
12、锻炼与分池:经过20~25天的饲养,鳙鱼苗长到3cm左右,应进行分养。夏花鱼种出池前,须进行2~3次拉网锻炼。使鱼种在密集过程中,增加鱼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使鱼体“老练”结实,经得起出塘分养,并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产生大量黏液和粪便而污染水质,提高运输成活率。
1)、第1次拉网:把夏花围集网中,检查其体质后。随即放回池内。因鱼体柔嫩,操作要细心。
2)、第2次拉网:隔1天后,进行第2次拉网锻炼。将鱼汇集后,让其顶水自动进入网箱内。两小时后将其放回池内。如果是供自养,那么经过2次拉网进箱密集后,就可以进行分养。
3)、第3次拉网:第2次拉网后,再隔1天,就可进行第3次拉网,将鱼种放入水质较清池中的网箱“吊养”1夜,第2天清晨即可进行长途装运。
锻炼鱼苗一定要选晴好天气,在上午鱼不浮头时进行。拉网赶鱼的操作要慢,以免伤鱼苗。收网时不能让鱼贴网。鱼进箱后。应立即洗箱一遍,以洗去粘糊网目的排泄物和污物,使箱内水体与箱外畅通,防止因箱内缺氧而发生鱼苗死亡。
13、鱼苗培育期水体理化指标:
1)、有机物耗氧量:在池水溶氧量不缺乏的情况下,有机物耗氧量高,鳙鱼苗成活率也高。鱼苗下塘前,有机物耗氧量在30毫克/升以上,才能保证浮游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肥度。
鱼苗下池后,大量摄取浮游生物、不断消耗有机物,要继续施肥。施肥要数量少、次数多,2~3天施一次。所洒的豆浆一部分培养了浮游动物,一部分成了有机肥料,仅一小部分直接被鳊鱼苗所利用。
2)、溶解氧量:水中溶氧量与鱼苗的生存密切相关,水中溶氧降至2mg/L以下,鱼苗就会出现浮头。鳙鱼苗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体溶氧量为4.5mg/L,当降至1.7mg/L时,鱼苗呼吸受抑制。在生产过程中,黎明前到日出后1~2小时,鳙鱼苗发生轻微浮头现象,表示水质过肥,应不投饵料施肥。
3)、pH值:用生石灰清塘,池水的pH值及硬度都较高,轮虫都死亡,但对轮虫冬卵无害,pH值降到10以下时,轮虫冬卵才能大量萌发。清塘后8~10天,石灰药效消失,pH降到9以下,浮游植物开始大量繁殖,池水溶解氧量上升,常达饱和状态。这时,轮虫大量出现、鱼苗应及时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