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队的一员,能获得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感激。”回忆起几个月前的那场比赛,张玉婷仍然非常激动。
4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张玉婷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我很高兴能在这样的大会上受到表彰,不亚于登上领奖台看到国旗升起的那一刻。”在22岁的张玉婷看来,这些荣誉是对她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鞭策。
张玉婷的母亲牛说,六七岁时总感冒,抱着锻炼身体的心态,让女儿接触滑冰,师从哈尔滨市南岗区业余体校教练王北明。“我也没看出什么天赋。当时团队有几十个人,但是你送她,她就按照惯例,坚持下来了。”牛徐娟说。
在王北明眼里,初学滑冰的张玉婷安静、害羞、胆小。“身体素质没有明显的优势和劣势,综合能力比较一般。”王明说。
然而,随着他身边的球员纷纷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一路坚持下来的张玉婷却表现出了不平凡的一面。“那时候冬天放学,我坐了十几趟公交车去冰场,一直没停过。”牛徐娟回忆说,这些年女儿从来没有说过“不练”。
王北明还评价了张玉婷非凡的耐力,良好的意志力,以及一个短道速滑运动员应该具备的意志品质。"和年龄较大的孩子一起跑步特别有毅力和弹性."
经过王北明多年的训练,张玉婷从黑龙江省体校冰雪分校一路走到了省队。2015年,他第一次穿上“国字号”球衣,成为国青队的一员。2019年,20岁的张玉婷代表国家队参加短道速滑世界杯。“那时候我心里的信念渐渐清晰,就是要站在北京冬奥会上。”张玉婷说。
但追梦之路也是荆棘满布。“有一次腰伤很严重,所以没法打比赛。治疗了一个多月。”牛徐娟说,“2019年,女儿参加团体赛时摔了一跤,很担心自己受伤。但这些颠簸对她来说似乎都不算什么。这几年孩子很少回家,在外面训练很辛苦。”
张玉婷知道,只有经历所有的艰辛,他的梦想才能实现。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选拔赛首站,张玉婷以女子组第一的成绩夺得冬奥会第一。
“作为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新兵,我充分感受到了来自短道速滑队的支持。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中,中国队战胜强敌,如愿以偿地获得了这枚历史性的金牌。”获得金牌的那一刻,张玉婷热泪盈眶,内心的感动和自豪溢于言表,过去的画面历历在目。
“当我走下领奖台时,一切都将归零。我会继续努力。在接下来的训练和准备中,我会刻苦打磨自己的综合能力,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张玉婷说。
新华社记者王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