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记者雷岩实习生廖婧
“好好训练,打好基础;基础越好,就会走得更远。”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来自四川大凉山的“95后”重炮冠军王刚寄语青年。
王,1997年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11岁开始随冕宁县鲁谷中学拳击队训练。2011-2013年连续三年获得四川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冠军,入选四川省拳击队。
2014-2018年期间,20岁的他几乎包揽了国内比赛的所有冠军。2017年8月,首次登上全运会的王刚不负众望。获得全运会64公斤级金牌,为四川队时隔20年再次获得全运会拳击金牌。
2021年9月17日,第十四届全运会拳击男子69公斤级决赛在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举行。王刚击败了他的老对手湖北队的刘炜,获得了男子69公斤级拳击金牌。这也是本届全运会四川代表团的第九枚金牌。
对于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王刚表示,“一方面是自己认真训练的结果,同时也是整个团队合作和集体奋斗的结果。”
众所周知,专业训练是一个特别辛苦的过程,如何减压也是运动员的功课。
王向封面新闻记者透露,“平时训练的时候,心理压力比较大。如果专业训练的强度和训练时间过长,就会出现不想练、练不出来的心理。但往往在这种时候,领导和教练会及时和自己沟通,帮助打开思路,克服心理和训练上的困难,包括队友的陪伴和帮助,坚持训练下去。”
在枯燥的训练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也是王刚减压的一种方式。“以后要更加努力,在枯燥的训练中找到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和乐趣,争取在更大的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奖项。”
王香港跟随陪伴他多年的教练叶新春在国家队始终如一地刻苦训练,甚至多年不回老家与父母团聚。“我想我肯定很想念他们,但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我应该在最好的时候努力奋斗,进球后再回家孝敬父母。”
而且坚持训练的效果也很明显。王刚说,他的进步和变化特别大。“现在他的打法比以前更硬朗,技术更成熟,经验更丰富。”打架凶猛,敢打敢拼的王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重拳风格”。
谈及下一个目标,王刚直言自己是2022年亚运会的冠军。“他一直在国家队积极备战亚运会,希望继续向巅峰的冠军冲刺。”
赢得奥运会冠军一直是王刚的梦想。因为疫情,选拔赛取消了,他没有参加东京奥运会,多少让他有些惋惜。
“我肯定会去巴黎看看。”手握两枚全运会金牌,专业技术日趋成熟的王刚,未来还会继续朝着梦想努力。
“好好训练,打好基础。基础越好,走的越远。要知道,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国争光,继续努力。巴黎奥运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