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的G2。
如果以比赛时的情绪去判断,G2似乎并没有什么分析过程的必要,焦点都在狄龙的那次恶意犯规上。勇士失去小佩顿,整个季后赛前景拉低了不少,不管这轮系列赛结果如何,G2都让勇士输了太多。
其实比赛过程没那么简单。勇士三分命中率只有19.4%,通常来说,你不可能赢下一场如此不准的比赛,不去谈犯规和尺度,如果准一点,是不是结果就不同了?
那当然。
但G2灰熊有很多地方大幅改进了,他们的防守做得很好,即便勇士不该投出19.4%的三分准星,也不能否认这点。没有小佩顿,莫兰特拿了47分,灰熊似乎打烂了勇士防线。其实不然,灰熊是靠防守赢球。
我先说一组对位:
当小贾仑和蒂尔曼同时在场时,灰熊拿小贾仑防维金斯,蒂尔曼防追梦;
当小贾仑和克拉克同时在场时,灰熊拿小贾仑防追梦,克拉克防维金斯。
詹金斯为何要这么安排,说不清楚,但这样的对位区别,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蒂尔曼其实打得一般,正负值是+13,水平更高,个人表现也要好一点的克拉克,正负值是-17,而克拉克本来是灰熊季后赛重要的赢球先生。
反差有两个原因,一是蒂尔曼大部分时间跟小贾仑同在,而克拉克有很多单内线时间。二就是前面那组对位的区别。由于追梦大量时间去弧顶参与战术,小贾仑防他的时候,会被带到防挡拆一线,而他、克拉克、蒂尔曼,不管谁去防库里、普尔的挡拆,不管用弱延误还是换防,其实都不能保证不被摆脱。
但小贾仑防维金斯就不同了。由于嘴哥大部分时间站底角,不参与战术,小贾仑就可以非常惬意的回收篮下护筐,这也是勇士这场比赛进攻难打的最重要原因。
所以,在谈汤普森之前,先得说维金斯、波特、库明加的问题——除了个别回合,灰熊几乎完全放空这几位(当然了,追梦、卢尼被放空是默认的,就不特殊强调了),由于嘴哥时间多,也更多跟小贾仑同时在场,也就造成了嘴哥拖空间的情况最多。
对嘴哥的表现,要一体两面的看,他像极了绿军与篮网系列赛里的布朗,热火与老鹰系列赛里的亨特——拿出了一些回应表现,但不足以动摇对手的防守策略。维金斯这场做得好的地方是侵略性,他和波特有非常多欺负莫兰特的前场篮板,还有一些强硬的终结冲筐,为打掉小贾仑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要肯定的。
但勇士更需要的是,他们俩在三分线外准一点,给出更多的回应,让灰熊害怕。第三节开场不久的一个回合,大约是小贾仑放掉维金斯协防贡献最鲜明的体现:
先是追梦策应,库里空切被小贾仑封盖;
然后勇士拿到前板,找到底角维金斯,无法回应。
这是勇士G2进攻的死结,解不开,进攻就不好打。
现在我们说汤神——汤神为什么坑了?
首先是他自己的选择问题。刚进一个底角空位三分,立刻奖励自己一个快攻超远强投。反击投高难度拧着身子的中距离,这些选择都不好。先不谈第四节杀死比赛的走步,在这之前的一次关键三分,如果他点一下把莫兰特吸引过来,再给底角普尔,效果会更好。
然后,甚至更重要的是,勇士打了一些“硬解”。汤神这场投了不少类似上个回合的外拆三分,这种球在汤神状态好的时候能进,但这种球对于任何射手难度都不低,因为灰熊防汤神的策略是换防,汤神借掩护不可能得到太好的机会。但勇士这场还是在找他,甚至打了很多水花、茶花之间的挡拆,意义何在?
有些回合是要找莫兰特,更多时候是因为往里杀没机会,需要一些外围的解决办法。
茶水之间也会打挡拆,给人的感受是,勇士宁可不最大化球场空间,也需要稳定开发出投篮机会,虽然难度都不低,好歹也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