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北部融东片区体育公园内,起伏的青山上,三座古亭由长廊相连,步道、花卉和几个观赏空“池塘”错落其中,形成了一个秀珍公园。我看不到。这个“花园中的花园”下面隐藏着一个8200平米的变电站。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变电站周围的地下空房间里,隐藏着一个7800平方米的“绿色能源魔方”,正源源不断地为附近居民提供绿色电力的“附加值”。
这座公园般的变电站是雄安新区第一座新建变电站——巨村站,由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80后员工张海涛及其团队共同建设。
2018年,张海涛刚到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平地。平地西侧是正在建设的融东片区安置楼,南侧是规划中的体育公园。“如何在如此密集的居民区设计变电站,使待建的钢筋混凝土变电站既能消除噪音,又能在外观上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这是张海涛和团队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绿色电站,公司高度重视巨村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公司成立了专班研究设计方案,张海涛作为公司的设计专员,自然走在最前列。
“在车站顶部建造一个开放的花园广场,周围种植绿色植物,并留有一些‘池塘’给变电站通风。同时把体育公园北侧的覆土抬高到两层站顶,那么变电站就可以和公园融为一体了。”他的设计很快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并得以实施。一年后,居村变电站在园区建成,令人耳目一新。这是雄安新区首个将外部景观与城市公园融为一体的变电站。
依托变电站主体,张海涛和他的团队还设计了很多“绿色能源”项目。站顶亭下是5G信号设备;亭台楼阁间的长廊上,有一条压电步道,人们在这里发出音乐、鸟鸣等声音,仿佛在林中漫步;楼下的智能停车场和智能游泳池为雄安民提供快捷服务...这些衍生出来的“绿色能源”,默默助力雄安建设宜居宜业的绿色新城。
“这里的一端连着张雄UHV,另一端连着融东安智区,为数万人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张海涛指着站顶公园里的一个电力设施说。
【/S2/】2020年8月底,张北-雄安1000千伏交流输变电工程投运,沿途张北“风光”变身清洁绿色电力,直接送往雄安,每年可输送清洁电力70多亿千瓦时。正是张海涛和他的团队设计并投标了这个绿色电力项目。[/s2/]
“我们先通过优势电源规划建设张北-雄安UHV、雄安-沂水500千伏线路、沂水-莒村220千伏线路的电力通道,再通过融东地区电力规划形成莒村-河西、莒村-起步区等多条110千伏线路,实现了用张北风点亮雄安的灯。”张海涛说道。
众所周知,电网建设不同于其他市政工程,只有先建设才能保证可靠稳定的供电。但鉴于新区建设进度紧迫,仅压缩工期无法满足各区日益增长的施工和居民用电需求,只能提高前期对接效率,压缩前期工期。
作为公司规划设计中心的一名年轻人,张海涛主动挑起电网项目前期工作的重担,积极与新区发改局、规划建设局等审批部门对接,始终努力在新发展理念下建设雄安电网。四年来,张海涛全心全意投入新区电网建设,完成电网项目前期手续400余项,其中煤改电项目100余项,保障了雄安新区各项建设用电需求。
作者: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