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志愿者,回馈社区居民
“大高个”原来是翟小川
首钢男篮队长翟晓川成为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志愿者。今天上午,记者来到翟小川的服务点,他身高两米多,成为核酸检测点的一道“风景”。翟小川说,只有真正成为志愿者,他才体会到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
今天早上7点,志愿者翟小川穿上大号防护服,戴上橡胶手套,戴上医用隔离口罩,戴上N95口罩。“对,是翟小川!”虽然“全副武装”,但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一眼就认出了“高大”的志愿者,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又来了!”“你下午还训练吗?”工作时间会有人找翟小川谈话。翟小川一边提醒大家准备好身份证,保持距离,一边热情地和居民打招呼。
从5月5日开始,翟小川就在社区“值班”,成为协助核酸检测的志愿者,主要负责登记核酸检测居民的身份信息,维护现场秩序。“一般我7点多到核酸检测点,工作到11点半,下午回队训练。”
翟小川说,只有当他成为一名志愿者时,他才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工作人员的艰辛。“我穿防护服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医生和社区工作人员坐着站一天。前两天气温比较高,穿着防护服很闷,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当我忙于工作时,我经常错过我的饭。真的很不容易!”
注册和核对身份信息很容易,但并不容易。手机身份证扫描后,要逐项比对。如果遇到没有身份证的居民,需要手动录入信息。十分钟后,翟小川的隔离面罩上出现了一层水雾。翟晓川说:“作为运动员,有些伤病。虽然我能跑一两个小时,但是长时间坐着,长时间站着,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再加上我个子高,穿着社区提供的最大的防护服,脖子要一直伸着,没法放松。一般一个小时就会腰酸颈椎疼。”
翟小川说,球队比赛结束回到北京后,需要在家隔离,给社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他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回馈社区。“战胜疫情是每个人的事。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记者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