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吉林市从“疫情”中复苏:两个月末交通繁忙
中新网吉林5月12日电(记者苍雁史宏宇)隆夏时节的“江城”吉林市,依旧微凉。当张想到的围墙将被拆除时,他的眼睛真的很“热”。终于,这座城市迎来了“复苏”时刻,市民生活在国际护士节正式恢复正常。
松花江穿城而过,吉林市也因此成为“北方河城”和“雾凇之都”,是吉林省著名的旅游城市。然而,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这座“江城”按下了两个多月的“暂停键”。
"我等这一刻已经等得太久了。"5月12日零时,吉林船营市临江街道临江社区第一书记张像一个等待起跑的短跑运动员,兴冲冲地来到辖区管控点,和同事们一起按时拆除管控设施。
附近居民闻讯下楼后拍下视频记录。至此,很多符合条件的小区居民不再使用通行证,可以去附近的松花江或者开车出去。
张越被吉林省生态环境局派驻社区。在长达70天的疫情中,他辗转了很多社区,最后来到了难以攻克的地区临江社区。
运输、送餐、消毒、站岗和值班……张和的居民们经历了许多“战斗”。“我们从冬天(3月初)开始,经历了春末的寒冷,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夏天。”张说,现在每个人都要回到自己平时的生活中去,他也准备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作为吉林商务区重要标志的天津街批发市场12日终于重新开放,商户李春梅回到了她熟悉的摊位。“我提前订了一批夏货,到货时间刚好。”一边收拾,李春一边招揽生意,很快就完成了她的第一笔生意。
市场重新开放第一天的交通让商户们很满意。很久没出门的人,对购物有很大的热情。
目前,疫情防控已经常态化,李春梅也不忘防疫。N95口罩要戴标准,她还在柜台旁边放了消毒酒精。“重开来之不易,现在绝不能马虎。”
下午,松花江上阳光普照。刘飞市民来到河边,搭起帐篷,享受久违的户外时光。河边公园的池塘也开放了,刘飞是这里的常客。
过了一会儿,42岁的刘飞拿出了他心爱的鱼竿,在家里隔离了两个月后,他不得不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过足了瘾。
在吉林市的街道上,恢复了往日的交通;重启后,吉林站迎来了一批旅客。疫情过后,大多数人都重新找到了熟悉的忙碌节奏,开始了有序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