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两位顶尖拳手孟凡龙和张正在美国拼搏,挑战他们的金腰带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都属于一个经纪人团队。这支队伍的主要成员包括拳击名人堂裁判米尔斯·雷恩的两个儿子特里和汤米,以及长期在拳击领域从事法律实践的律师斯科特·谢弗。最后一位是中国的一张脸——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曾在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中心工作的李茂培。
作为一个与两位斗士朝夕相处的人,李茂培对张和孟凡龙的斗争看得最清楚。
这个周末,孟凡龙又要上擂台了。借此机会,李茂培接受了该报记者的采访。
张(上中)和李茂培(右)。
老兵的坚持
据李茂培介绍,2009年,他进入跆拳道中心时认识了张和孟凡龙,两人当时都是国家队队员。
2014年,两人转行职业拳击,李茂培作为队员和他们一起训练和生活。在他眼里,这两个人选择了一条艰难而有使命的路。
“不容易。他们的年龄在中国算是退役运动员了,但他们还在奋斗。”现在张39岁,而年轻的孟凡龙33岁。在这个年龄,其他机构的运动员大多已经当了教练或者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李茂培(右一)、张(左一)和孟凡龙(左三)。
李茂培告诉该报,“张和孟凡龙是现在唯一出来打职业比赛的人。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都不愿意放弃待遇去尝试职业比赛,这条路并不容易。”
因为他们在国家队有为国征战的任务,其实他们转行的时间比很多国外球员都要晚很多——张参加了两届奥运会,2014年转行的时候他32岁。里约奥运会上与他有过交锋的英国人约书亚,27岁时已经是世界重量级冠军。
另外,职业拳击是商业化和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体育项目之一。在这里,你需要自负盈亏,衣食住行,雇教练,陪练。所有费用都需要自己出,收入基本靠比赛。
张正在训练。
海外作战不易
她刚进入职业拳击圈的时候,在美国市场并不知名。奥运会银牌得主张在她的第一场职业比赛中仅获得7500美元。
此前因为疫情,张和孟凡龙长期不上场,意味着他们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尽可能的节省,张没有选择去医院,因为他的眉弓伤口需要缝针。反而是李茂培替他做的。“去(医院)要200块钱,所有积蓄都是他自己的。”
张省时间,该花钱了——为了备战与的比赛,张除了一直合作稳定的教练外,还专门聘请了专业的体能教练和两三个陪练。
外地来的陪练除了按小时结算培训费用,还要给他安排酒店,一个月。孟凡龙在其社交媒体上透露,张为这次训练营共花费了11万美元。
39岁的张(右)仍在坚持。
原来与的比赛,张可以拿到26万美元,但是当这个有分量的对手退出比赛后,最终的出场费肯定会有所不同。
李茂培也证实了这一判断。这一系列细节说明中国拳手在外打拼的不易。
平日里,张和孟凡龙一起训练,互相打气,但与艰苦的海外征战相比,更难的是深深的思乡之情。
李茂培透露,“每个人都想家。平日里都是聊国内的事情,都是家乡菜……”
孟凡龙在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和女儿做了一个视频。在采访中,他还告诉该报记者,“这些年来,我的家人一直分居两地,我的女儿已经几岁了……”
“这是我最内疚的地方。比起思念家人,我遇到的其他问题都不算什么。每次看到女儿的样子,听到她的声音,我都不觉得辛苦训练后的累。”
李茂培为孟凡龙绑手。
改变中国拳手的思维
今年5月,全球拳击数据权威统计媒体BoxRec公布了一项数据。中国只有146名注册的职业拳击运动员,其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在职业拳击的核心市场上崭露头角。
除了因伤错过5月比赛的前世界冠军许灿,就只有张和孟凡龙——两人目前都保持不败,距离挑战世界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但很多中国观众对他们并不那么熟悉。
不能不说去年11月份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张悄悄去看了一场公益性质的业余拳击比赛,涵盖了儿童组到成人组,男子组,女子组。来看比赛的基本都是当地普通美国人,但现场座无虚席。
自己买票入场的张,原本是想感受一下美国普通拳击的氛围。没想到,他戴着面具在现场被观众认出,主持人甚至通过话筒向观众介绍这位来自中国的优秀拳手,宣布他的下一场搏击将登陆麦迪逊广场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