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2021-2022赛季欧洲五大足球联赛相继收官。英超联赛,曼城上演3球逆转,在与利物浦的竞争中保住冠军宝座;效力于托特纳姆热刺队的韩国球员孙星雨获得最佳射手,创造了亚洲球员的新纪录。意甲赛场上,老牌劲旅AC米兰时隔11年再次夺冠,让很多看了多年比赛的中国球迷大呼“青春回来了”。
欧洲联赛结束,中超将重燃战火——6月3日,新赛季中超联赛将在大连、海口、梅州三地进行。然而,当联赛开始倒计时时,重庆两江竞技俱乐部正式宣布退出中超联赛,停止运营。坚守了17年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重庆足球,因为俱乐部债务积累和股改不力而离开。
此前,针对职业俱乐部拖欠工资问题,中国足协出台了分批解决拖欠工资的方案,期待俱乐部和球员共同度过难关,但在联赛“开球哨”前,仍有部分俱乐部倒下。从国足晋级12强,到职业俱乐部的生存危机,中国足球的冬天特别漫长。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对职业联赛、俱乐部、国家队建设等诸多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已经进入低谷的中国足球来说,唯一的振兴之路就是坚持改革。
在足球改革中,要找准“场上角色”的执行体系。中国足球的改革发展涉及面很广——“后场”需要青训机制、校园足球等。夯实人才基础;“中场”需要职业联赛和俱乐部承前启后;“前线”需要一支作风顽强、能打好仗的国家队。在“教练席上”,我们需要一批既懂足球又懂商业的管理团队。从“选手”到“教练”的各级管理部门和参与者都需要各司其职。比如,在职业联赛体系上,要按照足球改革方案的要求,尽快调整和组建职业联赛理事会(职业联赛),加强俱乐部的主观能动性;在青训发展上,要理顺校园足球与青训体系的衔接,实现足球发展体教融合。当足球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打破利益壁垒,实现制度执行上的顺畅配合。
足球改革,要把未来的目标分成上下半场。在足球改革方案中,明确要求中国足球改革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就中国足球而言,未来的发展应该以全面改革为目标,这样才能认清重点,制定有序的政策。短期内,受金元泡沫破裂和疫情影响的职业联赛和俱乐部亟待激活,大众对足球发展的信心亟待恢复。从长远来看,建立青训体系,开通球员留洋渠道等关系到中国足球长远发展的根本政策必须坚持。有了现实可靠的“上半场”,才能对后续的调整少一些折腾,多一些坚定的信心;有了眼光长远、分配合理的“下半场”,我们才能在痛苦面前保持定力,直到赢得比赛。
虽然欧洲五大联赛吸引了不少中国球迷,但国足和家乡俱乐部依然是无数球迷关心的“主场球队”;虽然与日韩等周边国家相比,出国留学的球员数量差距巨大,但武磊、李磊等中国球员仍在海外努力开拓视野...不辜负每一份爱,不遗余力。只要坚持绿水青山,坚持改革,中国足球的春天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