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办亚运会和建设亚运会场馆的过程中,主办国人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对盛会寄予了许多期望。能够早日享受到亚运场馆带来的健身设施,是亚运备战适时回报群众的应有之举。
最近杭州亚运场馆将开放惠民的消息一直在传出。一是杭州体育馆、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室内壁球场、临安体育文化展示中心体育馆等场馆有序对外开放;还有一个好消息,杭州亚运会的56个比赛场馆和31个训练场馆将从7月1日起对惠民开放。
举办大型国际比赛需要新建或改建场馆,这有利于弥补主办城市的场馆“欠账”,也带来了赛后如何利用好场馆的话题。现在,在杭州亚运会延期举行的背景下,杭州亚组委推进亚运场馆设施的惠民开放,既能充分发挥亚运场馆在体育竞技、全民健身、文化体育等相关领域的作用,又能为杭州亚运会的举办和赛后利用积累经验,可谓一举多得。
亚运会场馆的有序开放和开放过程中的设施保护是一个现实的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定“一策一馆一策”的方案来精准应对。
对于适合市场化运作的场馆,吸引团队,搭建平台,让体育赛事、培训展览、文艺演出热闹起来;对于承担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功能的各区县体育中心、场馆,要发挥全民健身主阵地作用,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健身设施;对于一些尚不具备市场化运作和全民健身条件的特殊场馆,可以引入相关专业队伍作为训练基地,在场馆的设施设备中进行磨合。总之,已建成的场馆只有及时使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只有经过磨合和升级,才能更好地满足比赛的需要。
杭州亚运会场馆的运营维护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惠民的开放,为场馆的善用开了一个好头。为了举办亚运会,建设亚运场馆,主办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对盛会寄予了很多期望。能够早日享受到亚运场馆带来的健身设施,是亚运备战适时回报群众的应有之举。
让更多的人从亚运场馆开放中受益,让更多的惠民措施在亚运筹备中落实到位。这是一届亚运会留给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和难忘记忆。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一场成功的体育比赛,也应该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更上一层楼,巩固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上做出更多的努力。这意味着,赛事的一切筹备工作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让办赛过程与造福人民紧密相连,让比赛场馆设施尽可能为人民所用,让群众参与进来更好地为赛事增色,做到既精彩办赛,又服务人民。只有这样,一场精彩的比赛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为民的比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人民日报》(2022年5月31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