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发布的北京模式
“中国的好邻居”教科书式的自我孤立
新冠肺炎“感染218”,男,1987年12月出生,北京某设计公司设计师。在他被告知与疾病控制“密切相关”之前,他被限制在他的自动驾驶汽车中长达12个小时。他所住的居民楼仅过14小时就要解封。
北京体育大学冬奥队由竞赛团队和管理服务研究团队组成。“北方运动队”在冬奥会上获得5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获得首枚金牌。志愿者和47支“学科训练与医学竞赛”跨学科团队为冬奥会提供了重要支持。蒋东,男,1968年7月出生,北京航天实验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冬奥会火炬项目总工程师。他提议冬奥会火炬使用氢燃料,自筹资金研制。经过上千次测试,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绝对可靠,第一次防火测试成功。
郎家子夫,男,1995年4月出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绵人郎”第三代传承人。他将传统技艺融入时代热点,以抗疫、冬奥为主题创作,还现场展示给外国元首看。他在新媒体平台上积累了200多万粉丝。
张硕,男,1982年4月出生,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建国门大队大队长。构建建筑应急处置多元消防体系,构建“智慧消防”排查小区隐患,冬奥场馆无死角巡逻管控;他奋战在灭火第一线20多年。
鲁敬涛,男,1965年9月出生,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城管指挥中心主任。他梳理出三种办案难点,总结出“四会”“四人”的工作方法,设立民情岗,实现“诉前办理”,成为海淀区的典范。
包海涛,男,1974年6月出生,大兴区庞各庄镇包家铺村党支部书记。他打造“艺术村”,以土地流转助推旅游增收,打造“智慧村”,实现智能服务;十年来,村民收入从8000元增加到2万元。
钟,女,1960年10月出生,命运志愿服务团创始人。做了5年多志愿者的她,在李富荣社区疫情关闭后,第一次组织志愿者协助社区做后勤保障,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一待就是14天
冬奥“永不凋谢的花”针织队由来自大兴区清源街道温馨家园的18名残疾人组成。织一朵玫瑰花需要5个小时;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冬奥会的要求,包括绣球、月桂树、橄榄等数万个花卉部分。
蔡磊,男,1978年5月出生,北京爱思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原JD.COM集团财务副总裁。患有“渐冻症”的他成立了“渐冻人互助之家”,已经联系了一万多名患者。他发起公益行动,捐款100万元,推广10多个治疗药物管道。
陈保安,男,1961年4月出生,马驹桥镇六郎庄村村民。他照顾五保户张和你老人家16年了。老人身体逐渐腐朽后,又喂又洗,亲自伺候。急性病的时候叫救护车陪床也不算太脏太累,还预付了医药费。
推荐榜样请登录北京榜样官网,或关注“北京榜样”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文/记者王薇